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讓人才留得下、留得值”

南昌市高新區創新“留才”路徑

2023年06月13日09:05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房間雖小,設備俱全,清新又溫馨。”一走進南昌市高新區人才驛站,江西師范大學研三學生羅芸便有了提交入住申請的想法。“這裡條件比賓館好多了,入住后正好可以准備最近的幾場面試。”參觀后,羅芸忙著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的朋友們。

即將投入的人才驛站,位於南昌高新區串聯起華勤電子、中微電子、美晨通訊等當地龍頭企業的天祥大道上。驛站共有152間房304個床位,可為前來求職的大學畢業生提供3個月免費住宿。

“畢業季來臨,我們把‘人才蓄水池’前移到企業門口,提供吃住行等生活服務,讓職場‘准新人’安心度過就業緩沖期。”南昌高新區組織與人力資源部人才科科長尚發榮說,后期將組織入住人員參觀本地企業、參加區域招聘會,幫助深入了解本地產業優勢,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南昌。

人才引進來,關鍵還要留得住,讓他們有舞台、有前景。

22歲的徐小芳原本將於6月底從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應用東語系畢業,但她早在一個月前就已進入學校附近的江西兆馳半導體有限公司擔任一名韓語翻譯。

“公司安排人員一對一帶我,教得特別仔細。”徐小芳說,公司不僅讓她對接新客戶,還同步考核“導師”的教學成果,並將其設為“導師”晉升的必備條件。

在南昌高新區積極推動下,江西兆馳等40多家企業已與省內外近百所院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共建國家級“航空制造”專精特新產業學院等7個產業學院,為當地人才引進及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一季度,南昌高新區新增加產業人才1.2萬人,同比增長20%。

“我們正聯合區內40家重點企業、6家科研院所及33所院校,圍繞智能制造、航空產業兩大重點產業方向,申報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讓各類人才在南昌高新區留得下、留得值。”南昌高新區組織與人力資源部勞保科科長熊政平介紹。

“留在高新區16年,這些就是我最驕傲的成果。”晶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內,外延中心總監涂逵指著一長排光電產品說。

從率先攻克硅襯底上生長LED發光材料的世界難題,獲得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到將全系列車規級LED光源產品融入多家國內知名汽車制造企業的一線主機廠供應鏈﹔從開發出像素級ADB矩陣式大燈模組產品,到今年初又開發出5微米pitch的像素矩陣……從南京大學畢業后,作為公司的第一批校招員工,涂逵一次又一次參與或主導大項目、新產品的研發工作,也逐漸成長為公司研發團隊的核心力量。

“在這裡可以專注科研,其他問題不用太多考慮。”涂逵說。

為讓人才安心發展,在當地“人才十條”政策基礎上,南昌高新區專門出台人才“十條扶持政策”,覆蓋提供拎包入駐辦公研發場所、最高1億元的創業資助等。

年初,南昌高新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區人才安居工作的若干措施(試行)》,明確人才們可享受區級購房補貼,最高可補800元/平方米。今年一季度,南昌高新區新建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0萬平方米,成交金額15.3億,同比增長46.9%。

近期,南昌高新區又推出“人才碼”微信小程序,將招聘信息、扶持政策以及美食、觀影、停車、加油等消費優惠全部納入其中,滿足人才們的生活需求。

“我認為這裡已經是一片精英聚集地,小區居民的素質也都很高,有點深圳南山區的味道。”涂逵說。

如今,他又有了新目標——將硅襯底Micro LED技術導入車用光源領域,開拓更為廣闊的應用市場。 (本報記者閆鵬,參與採寫:陳茜)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