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美國半導體產業回流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

史珺涵
2023年08月05日06: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與牛津經濟研究院合作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半導體行業到2030年將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缺口將達6.7萬個。專家分析指出,美國半導體產業出現人才缺口是可以預見的,它將給美國半導體產業回流帶來更大挑戰。

  崗位空缺

  據路透社消息,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到2030年底,美國半導體產業將由目前約34.5萬個工作崗位增加到約46萬個。但按照目前的大學生就業率,美國院校無法培養出足夠多的人才,無法滿足崗位增長的需要。如果不採取措施,屆時預計6.7萬個工作崗位面臨空缺風險。

  《紐約時報》日前援引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德勤的報告顯示,未來幾年,美國半導體產業可能面臨約7萬至9萬名勞動力短缺的狀況。

  英特爾大學研究合作主管加布裡埃拉·克魯茲·湯普森說,半導體行業多年來一直面臨勞動力短缺的挑戰,她擔心是否有足夠“可用且有才華的技術工人”填補英特爾新增職位。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諾伊弗稱,到2030年,美國半導體產業規模將繼續擴大,需要更多勞動力。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整個行業就會步履蹣跚。

  預料之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征在接受採訪時指出:“美國半導體產業回流過程中出現勞動力短缺問題,其實是預料之中。”

  2022年8月,拜登政府出台《芯片和科學法案》,通過減稅和政府補貼鼓勵各國半導體廠家到美國投資。袁征指出,美國此舉,一方面是將所謂安全利益置於全球科技創新效率之上,希望減少外部依賴,實現所謂“去風險”﹔另一方面是認識到半導體產業對於現代工業、軍事國防的重要性,意圖通過掌控半導體技術和產業鏈維護自身霸權。這一法案旨在促進美國國內芯片制造、加強國內供應鏈,為美國本土創造了更多工作崗位。

  “然而,短時間內,在美國很難找到這麼多符合要求的半導體產業技術工人。”袁征分析,冷戰結束之后,全球化不斷發展,包括半導體產業在內的各種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全球化產業鏈。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生產重心逐漸轉移到東亞、東南亞等地。由於美國本土勞動力價格昂貴,長期以來,美國隻佔據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上設計、運營等方面的部分環節,並不擅長制造、組裝等工作。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工人本就不多,如今突然新增大量專業崗位,自然會出現巨大的勞動力缺口。

  不確定性高

  芯科科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董事會主席馬特·約翰遜認為:“有效的政府與行業合作可以幫助我們克服行業面臨的人才短缺問題,建立盡可能強大的美國科技勞動力隊伍,並釋放半導體創新的全部潛力。”

  “但是,至少在5到10年內,勞動力問題將導致美國半導體產業回流面臨較大挑戰。”在袁征看來,其一,美國當下缺少具備專業技術的半導體產業工人,但無論是培養高端專業人才還是普通技術工人,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很難一蹴而就﹔其二,美國本土勞動力價格過高,極大增加了半導體企業的生產成本,現行政策的優惠力度又不夠,因此對於附加值相對較低的制造業來說,回流可能性不大﹔其三,美國近年來黨爭極化的趨勢不斷加劇,因此一旦執政黨更替,美國關於半導體產業補貼和人才培養政策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就會面臨挑戰。

  “美國半導體產業能否成功回流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勞動力短缺將使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袁征說。

(責編:魯婧、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