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龍鳳科技小院:“象牙塔”和“泥土地”的雙向奔赴

黃盛
2023年10月10日17:4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貴州畢節人,對馬鈴薯的感情是特殊的。

無論是平常日子的一日三餐,還是舒適酒店的珍饈佳肴,抑或是街頭巷尾的小吃食攤,馬鈴薯在畢節人的手中,總會被創造出讓人回味的美食。

也正因此,在畢節市七星關區的田壟阡陌間,農民們對於馬鈴薯悉心種植,寄托著他們對於豐收的希冀以及鄉村振興帶來美好生活的渴盼。但這份希望也曾因種植技術知識缺乏、病虫害嚴重等難題,面臨著馬鈴薯品種退化、產量銳減、產業化難以為繼的挑戰。

2021年3月,畢節龍鳳科技小院建立。馬鈴薯和七星關區原有的刺梨、跑山雞產業,在中國農業大學和貴州大學多名碩士研究生的駐扎努力下,迎來了科學種植和養殖的新局面。駐扎科技小院的同學們,走出“象牙塔”、腳踩“泥土地”,通過開展零距離技術傳播和社會服務工作,引導七星關區農民群眾學習農業科學技術,提升農民種養技能,抹平農業技術與田間地頭的距離。

科學種植帶來豐收希望

畢節市七星關區撒拉溪鎮龍鳳村,產業旺、鄉村美、農民富的美好鄉村畫卷,正在豐收中徐徐打開。

龍鳳村雙水井組村民路世江至今記得,在2021年時,自己精心種植的馬鈴薯在即將成熟前,薯秧蔫倒在田壟上,產量受到較大影響。

“當時可把我急壞了!不知道好好的馬鈴薯咋就蔫兒了。”路世江說,后來在駐扎龍鳳科技小院的中國農業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簡宜偉的幫助下,從馬鈴薯選種施肥、土壤土質調整、疫病防治等方面入手,不僅改變了薯秧蔫倒的情況,還讓他種出的馬鈴薯產量高、個頭大,就連用肥用料、人工管護方面的投入也比之前少了許多。“在科技小院的幫助下,從選什麼苗、施什麼肥,到怎麼噴藥、怎麼護苗,我都有了科學的辦法。去年我種植的馬鈴薯每畝產量突破了2500公斤。”路世江開心地說。

扎根龍鳳科技小院的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在田間向路世江(中)傳授種植技術。受訪者供圖

扎根龍鳳科技小院的中國農業大學學生在田間向路世江(中)傳授種植技術。受訪者供圖

在畢節七星關區遇到馬鈴薯種植問題的,不僅路世江。在簡宜偉記憶中,2022年,科技小院選取了5戶科技農戶組織培訓,將種子和肥料發放給村民,一對一指導他們種植馬鈴薯,豐收時每畝土地增收750公斤左右,產量增加了近一倍,今年將推廣到1000畝種植。

“過去村民們主要依賴自己積累下來的經驗種馬鈴薯,缺乏科學化的培育方式,現在一些村民開始主動問我們該怎麼種植馬鈴薯,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份很寶貴的認同感。”簡宜偉說,農民在種植馬鈴薯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對於品種的科學化選擇和土地的技術化整理。如今這些科學種植知識,已經通過專家現場講座、學生實地指導、技術培訓等“線上+線下”的形式,傳授給龍鳳村村民。

 有了種植技術,還得掌握農產品產業化變現路徑。龍鳳科技小院的學生們覺得,近年來互聯網電商拉近了優質農產品與市場的距離。為此,他們在拼多多平台的幫助下,多次為龍鳳村村民們培訓電商技能,讓他們充分了解互聯網市場經濟與農產品融合的技巧,讓村民們種出的馬鈴薯、刺梨等特色產品,走出貴州的千山萬水,托起他們增收的希望。

龍鳳科技小院向村民培訓鄉村電商知識。受訪者供圖

龍鳳科技小院向村民培訓鄉村電商知識。受訪者供圖

  科學化種植和產業化路徑,帶來豐收的希望。今年,龍鳳科技小院還和龍鳳村集體合作社引進良種1000畝,預計創造直接經濟產值300萬元左右。此外,龍鳳科技小院還開展了種養殖技術優化,助力當地產業振興,例如開展跑山雞養殖試驗,建設兩畝白芨中藥材試驗地,探索拓寬本地產業發展道路,並因地制宜為撒拉溪本地的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一定的技術指導,培育一批職業農民。

青春與農業的雙向奔赴

窗明幾淨、滿目青翠的龍鳳村,成為駐村學生們練就興農本領的舞台。

“日出日落又一天、春夏秋冬年復年,轉眼日志已經來到700多篇。剩下的時光,好好把握和珍惜吧。”

與簡宜偉一起在龍鳳科技小院駐扎的還有同是中國農業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的王永華。從來到科技小院的第一天起,王永華和簡宜偉就分別用日志的形式,記錄下他們在這裡的點滴生活和所思所感。

王永華(右一)向龍鳳村村民傳授噴洒農藥技術要領。受訪者供圖

王永華(右一)向龍鳳村村民傳授噴洒農藥技術要領。受訪者供圖

與簡宜偉側重對馬鈴薯種植研究不同的是,王永華將更多精力用在當地刺梨產業的發展上。“原來村民們種植刺梨還是傳統的野生模式,這也導致刺梨產量低、品質差,實現不了規模經濟效益。后來在拼多多的支持下,科技小院不僅引入了刺梨新品種,還採納了先進的施肥、植保等種植技術,開展了一系列示范試驗。現在刺梨的產量不僅提高了,且果實在成熟前就已經被下游加工企業提前預訂了。”王永華說,經過實地探索和實驗,在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焦小強等專家的指導下,科技小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刺梨高產高效田間管理技術體系,使得龍鳳村刺梨品質提高了46.2%。目前,此項研究成果已在龍鳳村刺梨核心基地擴大應用。

不管是馬鈴薯還是刺梨,對於簡易偉和王永華來說,“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一直是他們的座右銘。幾乎每一天,簡易偉、王永華都會開著那輛簡易的科技服務小車,去到田間地頭,看看農作物的生長、施肥、播種、管護等情況。“從課堂走向田野是成長,更是我們新一代農業人的責任與擔當,我們願意‘自討苦吃’。”簡宜偉說。

扎根龍鳳科技小院的學生們在“泥土地”上喜獲豐收。受訪者供圖

扎根龍鳳科技小院的學生們在“泥土地”上喜獲豐收。受訪者供圖

作為簡易偉、王永華的指導教師,焦小強表示,學生們走出課堂駐扎到龍鳳科技小院,主要圍繞刺梨和馬鈴薯這兩種作物展開研究。分析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並進行試驗,並以技術傳播為切入口,採用“線上+線下”的形式進行技術推廣,實現刺梨產業與馬鈴薯產業的發展,逐步推進龍鳳村農業的綠色轉型。

“也正是在田間地頭的實踐中,學生們把‘象牙塔’裡的理論知識同‘泥土地’上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反復實驗,利用各種形式和途徑開展技術的傳播,打通農業科學和農民群眾之間的壁壘,助力科技成果的轉化,讓科研論文在土地裡開花結果,實現青春與農業的雙向奔赴。”焦小強說。

    這場雙向奔赴,在如今生機盎然的龍鳳村依然繼續著……

(責編:郝帥、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