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進博會展期過半 60多家企業及機構現場簽約第七屆展會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中新聞通氣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唐小麗攝
人民網上海11月7日電 (記者唐小麗)今日,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中新聞通氣會”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劉福學介紹,第六屆進博會開幕以來展會運行平穩順利,論壇活動有序進行,現場服務保障有條不紊。眼下展期過半,已舉辦60場分專區板塊的行業專場對接會,226家參展商、345家採購商參與對接,達成合作意向137項,60多家企業及機構現場簽約參加第七屆進博會。
劉福學介紹,在虹橋論壇方面,“投資中國年”高峰會議暨上海城市推介活動成功舉辦,發布“投資中國年”招商引資活動成果,舉辦5場圓桌會和自貿試驗區專場投資促進活動。《世界開放報告2023》發布暨國際研討會等22場分論壇圍繞“開放發展”“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四大板塊廣泛深入研討,發布《世界開放報告2023》和最新世界開放指數。全球政商學界重量級發言嘉賓300余位,其中包括7位副國級發言嘉賓、6位諾貝爾獎和圖靈獎獲得者,以及眾多世界500強企業全球高管,為推動擴大全球開放、促進共同發展貢獻“東方智慧”與中國方案。
在展覽展示方面,國家展美美與共,72個參展方精彩亮相,展台設計各具特點。中國館精彩紛呈,既可邂逅上海自貿試驗區落實首批對標措施的再制造發動機,也能觀賞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在借助數字技術雲游長城時,還能領略台港澳三地風採。企業展人氣十足,六大展區人頭攢動,現場洽談、交流氣氛熱烈。全球首發、亞洲首展、中國首秀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成為焦點。首次舉辦“跨國企業家巡館”活動,來自18個國家近100家跨國企業的160多位高管參加,感受中國大市場的活力與機遇。參展商聯盟大會順利召開,近140家參展商代表參會,60多家企業及機構現場簽約,提前鎖定第七屆進博會展位,簽約面積超4萬平方米。
在配套活動方面,截至11月7日,已舉辦政策解讀、對接簽約、投資促進等7大類95場配套活動。聯合國工發組織、國際貿易中心等國際組織舉辦多場國際論壇﹔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等單位舉辦政策解讀和研究發布類配套活動﹔北京、上海、遼寧、新疆等近20個省區市舉辦經貿交流、營商環境推介、產業投資對接等多類型會議活動,配套活動促進展會成交、雙向投資、產業合作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洽談簽約更便捷,今年繼續主辦展中大型貿易投資對接會,截至目前,已舉辦60場分專區板塊的行業專場對接會,226家參展商、345家採購商參與對接,達成合作意向137項。截至目前,中央企業交易團、衛生健康委交易團、相關地方交易團共舉辦85場集中簽約活動,達成合作意向近600項。新品發布更密集,截至目前,新品發布專區內已開展49場發布活動,42家參展商展示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
在現場服務方面,大會現場共設置25類服務設施共計217個功能點位,提供休息區和綜合服務區,涵蓋“金融保險、法律維權、物流通訊、政策解讀”四大類對接咨詢服務。數字導覽服務全面升級,增設新穎有趣的機器人導覽服務,為觀眾帶來線上問詢與線下導覽相融合的觀展體驗。餐飲服務更周到,場館內午間用餐高峰期供餐量可達14萬份,全天可達20萬份,另有2.5萬份應急餐飲儲備﹔餐食品類豐富多元,最大程度滿足各國各地展客商的用餐需求﹔設置7處臨時供餐點、12輛餐車,方便展客商就近用餐﹔館內商戶及臨時供餐點均已開通外幣刷卡功能。交通服務更便利,北廣場小型車輛停車位較上屆增加約450個,紅線內車証額度同比增加550個,增幅達17%﹔設置三處非預約社會小客車即停即走點。入館電子証件驗証點位7處共16條通道,較上屆增加5條﹔增設4處直通館內的安檢驗証點,最大限度提升人員進館便利性。
在人文交流方面,西班牙、馬來西亞、韓國、印度尼西亞、新西蘭、斐濟,國內31個省區市和港澳地區等積極參與﹔參展單位738家,展示面積3萬平方米,參與國別、省區市及展台數量均創新高,展示內容豐富多樣,主題演繹持續深化。演出活動亮點紛呈,中外演出團體匯聚“四葉草”中心廣場,自5日起精心呈現了48場來自新西蘭、斐濟,國內浙江、上海等8個省市和港澳地區的文化公益演出節目。截至目前,已舉辦83場人文交流展台活動,展期所有演出活動預計將突破200場,將為展會現場增加一抹亮色,有效助力經貿人文融合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