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一座口岸機場的四次“擴容”

2023年11月09日09:03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座口岸機場的四次“擴容”

   【四季看新疆之走進口岸看新疆】

  編者按

   一趟趟中歐班列呼嘯而過,一輛輛載貨卡車往返穿梭,一個個企業扎根拔節生長,紅其拉甫、伊爾克什坦、霍爾果斯、阿拉山口……20個國家批復對外開放口岸,在新疆166萬多平方公裡廣袤土地上,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構建起“東聯西出”的“黃金通道”。連日來,本報記者跟隨“走進口岸看新疆”採訪團一行,感受活力口岸,觸摸開放新疆。

   初冬時節,“走進口岸看新疆”採訪團一行走進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片區,隻見北部“銀鷹”騰空而起,將新疆與世界緊緊相連﹔南部建設者們正與時間賽跑,一座現代化的國際物流樞紐雛形已現。

   坐落在城市西北部的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是烏魯木齊市唯一經國家批准的正式對外開放口岸。它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后來分別於1971年、1994年、2007年啟動三次改擴建,分別建成T1、T2、T3三座航站樓,設施日趨完善,輻射力和帶動作用不斷凸顯。

   “每次改擴建,都讓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的能級有很大躍升。”新疆機場集團戰略規劃發展部副部長丁衛軍介紹,特別是第三次改擴建完成的第二年,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到2016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近年來,以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為中心,疆內成網、東西成扇、干支結合、客貨並舉、連接歐亞的航線網絡加速形成。

   越織越密的空中航線,讓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改擴建又一次提上日程。2019年,作為國家“十三五”“十四五”重點建設項目、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重點工程——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正式啟動。

   在烏魯木齊臨空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尚曉剛看來,這次改擴建,“比以往任何一次動作都大”。

   以飛行區施工為例,這次改擴建,將在原有一條4E跑道的基礎上,新建兩條國內最高等級的4F跑道,能夠滿足空客A380起降。同時,還將新建50萬平方米航站樓和35萬平方米綜合交通中心,同步建設空管、航油等配套設施。

   “這是目前全國飛行區外借土方運輸量最大的機場工程。”尚曉剛說,在各參建單位齊心協力奮戰下,飛行區外借土方1.66億立方米,目前已完成九成左右。

   本期改擴建工程計劃2024年建成,屆時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將實現旅客吞吐量4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5萬噸、年飛機起降36.7萬架次,均為現有規模的兩倍多,門戶機場、口岸樞紐的作用將進一步發揮。

   “擴容”不停,發展不止。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從中尋求商機。作為新疆主基地航空公司,南航通過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進出口的貨物運輸量快速增加。

   “格魯吉亞的紅酒、塔吉克斯坦的櫻桃、巴基斯坦的鬆子等源源不斷地通過我們的航班擺上國人的餐桌。”11月4日,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總經理王旭對記者說,南航物流已確定在烏魯木齊加大投資力度,打造繼北京、廣州之后的第三大國內航空物流基地。

   更多的民營企業受益於烏魯木齊機場的快速發展。借助於快捷的航線網絡,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尼勒克縣,用天山雪水養殖的三文魚,從出水到出現在北上廣深的商超,最快不超過24小時。“今年的產量將達6000噸,是去年的近2倍,90%實現疆外銷售,不僅賣到全國各地,還走出國門,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等國。”新疆天蘊有機農業公司董事長助理王媛介紹。

   還有企業通過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源源不斷地將人員、資金、技術輸送到中亞。11月6日,新疆國有龍頭企業——中泰集團的技術人員,又一次在夜色中從烏魯木齊國際機場出發,3個多小時后,他們將抵達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

   從2014年開始,中泰集團先后投資20億元,分四期在塔吉克斯坦建成了40萬畝棉花種植基地、2座軋花廠,在當地打造了從棉花種植、皮棉壓軋、紗線紡織、織布成衣的成熟產業鏈,帶動上千人就業。

   “一條條國際航線,推動著我們不斷書寫共建‘一帶一路’的精彩篇章。”中泰新絲路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旺信心滿滿地說。

   (本報記者 尚杰 趙明昊 王藝釗)

(責編:羅知之、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