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聚焦城市治理“最后一公裡”系列報道之二

社區嵌入式服務先行先試 助力宜居城市建設

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
2023年12月08日18:4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超過6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社區成為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場所。能否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在小社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僅是關鍵小事,更是民生大事。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批試點項目,進一步推動《“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貫徹落實。這使“嵌入式服務設施”的概念深入人心,並為推動社區治理現代化指明了方向。

作為一種創新性嘗試,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缺乏前期經驗可循,因此試點先行勢在必行。那麼,應該在哪裡建?又應該如何進行呢?

“近年來,一些地方已經開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探索。但對於不少城市來講,開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仍是一項‘新生事物’。”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表示,調研顯示,各地在建設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建設場地空間哪兒來、普惠服務場景如何統籌設置、怎樣保障高質量服務可持續運營等問題,需要不斷通過試點予以解決。因此,要鼓勵各地先行先試、改革探索、積累經驗。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張菁表示,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正是關注“宜居”城市中“人民”的發展需求,滿足居民對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需求轉變,是實現居民在“家門口”就近享有高品質社區公共服務的重要舉措。

《實施方案》提出多渠道拓展設施建設場地空間,按照“補改一批、轉型一批、劃轉一批、配建一批”的原則,開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要針對場地空間採取攻堅行動,多措並舉,為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騰空間,確保社區公共服務走近居民身邊。

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如何滿足居民對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需求?如何關注“宜居”城市中“人民”的發展需求?

張菁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實施路徑:首先,在現有社區中補齊閑置空間建設嵌入式服務設施。針對現有住區內部的配建空間進行資源盤點,具備條件的社區可以通過拆除重建、騰退補建等方式,充分合理利用已有的低效閑置資源。

從操作路徑上看,現有社區應進一步加強政府引領下的居住區既有設施更新建設申報主體的優化。同時,優化補充審批程序中針對配套設施增補的政策和程序供給,推進社區存量空間資源的嵌入式服務功能配建。

張菁表示,各地應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例如利用簡易低風險設施建設審批程序等方式,簡化建設審批流程,消除阻礙環節,補改一批群眾急需的嵌入式服務設施。在某些地方,通過黨建引領和公眾參與,將老舊小區的部分破舊配套用房、閑置空間的雜物進行集中清理,引入社會資本對空間進行改造,為居民提供社區食堂、便民服務、文化休閑等高品質社區公共服務,實現社區嵌入式設施建設。

二是在社區范圍內轉型非居住空間建設嵌入式服務設施。張菁分析稱,許多現有社區位於老城區或舊城區的核心地段,是城市更新需求較為集中的地區。這些地區存在一些老舊樓宇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提升品質。

張菁建議,應加快梳理社區周邊低效商業設施、失修酒店旅館、失養園區樓宇社區等閑置土地房產資源。針對這些低效資源受限於產權規劃用途限制、經營管理限制、政策引導缺位等因素,無法融入社區公共服務供給的運作問題,各地應結合城市更新政策制定,出台如:土地兼容性優化、經營許可放寬等多部門配套政策,引導符合條件的房屋產權人充分利用既有房屋場地優先轉型為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盤活潛力資源,用好城市“金角銀邊”。

三是在新建社區中配建嵌入式服務設施。張菁認為,針對社區新建住宅項目配建(新建)嵌入式服務設施嚴格按照“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的要求,重點考慮“一老一小”服務需求,優先在低樓層布置家政便民、文化休閑、體育健身等功能。

張菁還表示,可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地下、半地下、建筑屋頂等空間資源,合理配置,並與社區現有服務設施統籌兼顧,實現共建共享。攻堅行動不是要一窩蜂搞大拆大建,而是要結合地方實際需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講究方式方法,盤清社區空間資源,剖析人民群眾的訴求,找准社區公共服務的供給窪地,找出具有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示范作用的典型空間,按照“補改一批、轉型一批、劃轉一批、配建一批”的原則,創新建設治理機制做好相關配套政策的保障,確保建一個成一個,成一個帶一批,有序推進攻堅行動。(實習生王婧玥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閱讀:

之一:完善城市社區服務體系 用“小切口”托舉“大民生”

(責編:孫紅麗、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