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調2024年經濟,釋放重要信號
2023年中國經濟怎麼樣?2024年中國經濟怎麼干?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了2024年經濟工作,強調“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釋放重要信號。
總結2023年經濟形勢
我國經濟回升向好
對於2023年中國經濟形勢,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上述判斷有數據的支撐: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
粵開証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對中新財經表示,會議總體肯定了今年經濟在內外部復雜形勢下取得的成就,即“回升向好”。今年中國經濟總體處於疫后恢復態勢,完成全年目標是大概率事件。
當前,國際主流聲音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分別將2023年、2024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從5%、4.2%上調至5.4%、4.6%﹔經合組織(OECD)近期將2023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從5.1%上調至5.2%。
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
當前,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國內需求仍顯不足,在此背景下,2024年中國經濟怎麼干,備受海內外關注。
對於2024年中國經濟,會議提出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等等。
——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
“穩中求進”的提法一以貫之,如今在后面加上了“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如何理解這一新提法?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會長張連起對中新財經表示,這一提法強調了“進”的重要性,“穩”是“進”的基礎,“進”是“穩”的結果。要精准加力,強化政策協同和一致性,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為高質量發展而“立”﹔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鞏固外資外貿基本盤。經濟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中新財經表示,這意味著在經濟政策制定上,要保持穩定,同時也要有進取心,不斷推動經濟發展。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要先立后破,確保政策的連貫性和可持續性。
羅志恆認為,這有利於推動明年經濟向好,夯實恢復的基礎。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是“進”的前提,而穩定經濟環境的取得也需要積極進取的政策支撐,“進”的政策促進“穩”的形勢和穩的預期,比如財政、貨幣和房地產政策等。明年預計能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速,主要動能將是服務業、高端制造和基建投資。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會議指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准有效。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副所長盛磊認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就是要推動各部門進一步強化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密切配合、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在具體工作上,進一步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更加注重政策安排的輕重緩急,防止出現“合成謬誤”問題,打好政策組合拳,維護好穩定可預期的宏觀政策環境,營造干事創業、共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羅志恆認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這有利於避免“合成謬誤”,有利於穩定預期的形成。政策要生效和提效的前提是政策之間的系統謀劃和協調性,就是避免收縮性的非經濟政策沖擊擴張性的經濟政策,從總體大局出發而非部門本位出發。近年來財政與貨幣政策持續協同,貨幣政策配合財政發債、化債,貨幣金融政策支持房地產風險防范等等,預計明年將繼續延續。
羅志恆表示,財政政策基調一方面保持積極的態勢,即加力以支持擴大總需求、防范化解經濟社會風險,另一方面又提出了“適度”和“提質增效”,也就是說要根據經濟社會需要來實施,不搞大水漫灌,積極的財政仍是高質量發展框架下的積極,避免大幅提高財政風險,讓財政更可持續。
——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會議指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中新財經注意到,2023年消費熱點亮點明顯增多,前10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9%,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83.2%。消費繼續保持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盛磊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從投資角度來看,就是要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領域,找到擴大內需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結合點,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羅志恆認為,會議對消費和投資的關系從經濟循環的角度做了更深刻的闡述。從“三駕馬車”的角度來看,消費和投資都是需求,但是消費是終端需求,投資要承擔優化供給結構、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作用,而不能隻簡單理解為需求,如果將投資隻理解為需求,將會產生諸多無效投資。因此,消費的提振引發制造業投資增加以增強福利和效用、基建投資增加以改善消費環境等﹔投資增加尤其是高質量的投資增加將創造和釋放需求,比如新的更優質的產品誕生就創造新的需求。
——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會議指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
當前,中國外貿面臨較大壓力,但暖意漸濃。海關總署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中國進出口3.7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10月擴大0.3個百分點。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認為,近期中國外貿改善得益於多個方面:全球經濟逐步復蘇,疫情產生的“疤痕效應”逐步消除,對中國進出口恢復形成基本支撐﹔穩外貿系列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各類市場主體對不確定性逐漸適應並積極應對﹔制度型開放加快等。
朱克力認為,會議釋放的信號表明,中國經濟政策將保持穩健和進取的平衡,加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李金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