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深挖靈活性資源 推動新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夏曉倫)配電網作為電網的“神經末梢”,連接著電力主網和千家萬戶。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下,配電網發揮著能源配置樞紐的作用,發展建設使命責任重大。
“面對分布式光伏、電動汽車、儲能、虛擬電廠等電力新生態,配電網形態業態發生重大轉變,系統運行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更多、程度更強,要深挖配網端靈活性資源,開展配電網投資優化,增強電力系統柔性調節能力,提升電網投資綜合效益。”國網浙江經研院資產評價中心室主任劉福炎表示。
劉福炎說,新能源高比例滲透和新型負荷廣泛接入電力系統形勢下,深化理論與技術創新支撐電力系統安全高效運行,保障國家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作用愈發顯著。配電網作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基礎,運行特性逐步由“源隨荷動”向源網荷儲多元協同互動轉變,電網企業深化配電網建設,推動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意義重大。
如何深入挖掘靈活性資源潛力,助力配電網投資優化,推動新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國網浙江經研院資產評價中心研究專責應琪提出四方面建議:
一是要深度辨識靈活性資源。以靈活性資源多元化類型、多樣化場景典型行為特征為切入,挖掘靈活性資源信息數據,設計靈活性資源多類型、多場景潛力測算方法,綜合評估多元靈活資源互動響應能力,全面深入挖掘靈活性資源潛力與資源價值。
二是要考慮靈活性資源優化配電網規劃。從靈活資源耦合角度出發,融合靈活性資源滲透特征,面向新型配電網系統規劃提升資源耦合價值與靈活互動性,創新構建電力平衡與功率平衡分析方法,設計配電網站線布局優化技術,深化提升配電網規劃統籌考量。
三是要多目標統籌優化配電網投資。統籌兼顧“安全-經濟-低碳”三元目標,依托配電網投資項目目標驅動,結合投資能力與限額約束,融合配電網投資項目組合優選與價值驅動綜合效應,構建配電網投資項目組合優化模型,切實反映配電網投資項目目標導向與約束場景,為科學決策投資項目組合方案提供技術指導與決策參考。
四是要定制化評估配電網投資成效。綜合考量靈活性資源要素多元化發展驅動下配電網投入產出實施差異,依托配電網畫像分類技術,凝練配電網投資成效評估指標,建立配電網投入產出成效評估模型,構建配電網畫像差異化投資成效評估閉環管理體系,形成面向靈活性資源耦合下配電網投資優化提升為目標的新型配電網投資關鍵環節優化與支撐技術。
劉福炎還介紹,研究院創新構建了“靈活性資源識別評估-耦合規劃優化-項目組合優選-投資成效評估”的配電網投資集成優化體系,技術上深入辨識評估靈活性資源潛力,優化靈活性資源耦合下的配電網規劃,經濟上平衡“安全-經濟-低碳”三元約束,提出多目標最優的投資策略與成效評估閉環管理體系,技術與經濟融合,助力新型配電網規劃投資質效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