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擦亮高質量發展鮮明底色 金融機構以金融之水滋養綠水青山

焦磊
2024年01月25日13:3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加大綠色金融產品創新,豐富金融服務形式,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路徑。金融機構如何服務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如何助力地方經濟綠色化、低碳化發展?近日,人民網深入採訪金融機構和企業,探尋綠色金融發展寫下的鮮活注腳。 

“貸”動水資源保護 破解“化工圍江”困局

滔滔江水穿過三峽大壩,一路向東奔騰不息。

宜昌,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是長江生態大保護的立規之地,肩負著“一江清水東流、一庫淨水北送”的政治責任和特殊使命。

化工產業是宜昌第一個產值過千億元的產業,而大量化工企業的排污水嚴重威脅著長江生態安全。湖北宜昌姚家港化工園區成立於2008年,園區現有工業企業104家,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化工、資源綜合利用四大集群。近年來,隨著園區規模的擴大,園區內排污水量已經接近現有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極限,枝江市木渣湖污水處理廠改造升級項目提上日程,但項目改造的資金投入一時讓公司負責人犯了難。

守護母親河刻不容緩。郵儲銀行枝江市支行了解到企業的融資需求后,省、市、縣行三級聯動,迅速為客戶制定金融服務方案,及時為該企業擴建項目授信1.5億元綠色貸款,提升園區污水專業化處理能力,助力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姚家港化工園區公共管廊。人民網 焦磊攝

姚家港化工園區公共管廊。人民網 焦磊攝

除污水處理升級改造項目外,姚家港化工園啟動了新一輪擴規升級,為了方便園區內需要管道運輸的污水和蒸汽排進排出,園區重點推進2023年宜昌姚家港化工園區集中供熱公用熱力管廊建設工程項目(二期)。“項目建設后,姚家港化工園區企業化工物料、蒸汽、污水等介質全封閉、全管道輸送,降低了污水、物料等介質的泄漏風險,較大程度規避了污染外泄風險和降低了環境治理成本。”姚家港綠色化工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貸款審批過程中,郵儲銀行為項目制定了專門的金融服務方案,開辟了貸款綠色通道,兩周內便完成了項目貸款的審批,快速解決了項目建設資金缺口問題。

姚家港化工園升級改造項目是金融助力宜昌化工產業向綠而行的一個縮影。

此前,因為有全國聞名的豐富磷礦資源,加之緊鄰長江黃金水道,宜昌一度陷入“化工圍江”困局。近年來,宜昌堅持綠色發展先行,注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點圍繞長江大保護生態治理,多措並舉,提升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宜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副局長劉明興介紹,為破解“化工圍江”困局,宜昌市建立重點企業清單,組織金融機構“一對一”對接,累計為66家化工企業發放貸款近84億元,為全市化工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優化綠色金融發展布局 聚力長江生態環境保護

去年11月2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上依賴於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要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守住管住生態紅線,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聚焦聚力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保護,中國人民銀行宜昌市分行、宜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引導全市金融部門不斷提升綠色金融創新與服務能力,優化綠色金融發展布局,推動綠色信貸規模持續增長,以綠色金融助力宜昌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建設,為宜昌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隨著宜昌城市經濟不斷發展,化工行業、醫療行業及高新技術行業等企業越來越多,化工廢料、醫療廢料也必須同步得到有效處理。

姚家港工業廢物處理及資源化項目。人民網 焦磊攝

姚家港工業廢物處理及資源化項目。人民網 焦磊攝

為響應“長江大保護”戰略方針,北控城市環境資源(宜昌)有限公司投產姚家港工業廢物處理及資源化項目一期,服務於宜昌市工業產業轉型升級和化工園區循環化改造需要,年處理工業危險廢物10萬噸,處置類別覆蓋《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38個大類和3327個小類,為湖北地區化工產業綠色化和長江大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項目融資過程中,郵儲銀行宜昌市分行負責人徐玲帶隊現場調查,制定“一企一策”,從授信到審批,及時為該公司危險廢物處理項目授信1.8億元,幫助企業大幅提升了危險廢物處理能力。“長江大保護,宜昌郵儲人坐不住也等不得。”徐玲說。

郵儲銀行湖北省分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陳亞君介紹,近年來,郵儲銀行湖北省分行創新產品服務,重點圍繞清潔能源開發、企業節能減排、固廢污水處理等領域信貸投放,助力地方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宜昌監管分局辦公室副主任董燦介紹,宜昌市先后制定《關於加快綠色金融發展的指導意見》《宜昌市創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等政策和規定,引導金融機構向生態環保領域傾斜﹔對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業務進行監管,加強對金融機構環境風險的評估,推動金融機構將環保因素納入風險管理體系﹔引導金融機構推動綠色金融轉型。通過引導、督促和約束等手段,推動金融機構加強綠色金融體系建設,促進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和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宜昌市綠色貸款余額達1606.3億元,同比增長44.07%,高於各項貸款增幅28.2個百分點。 

加大綠色信貸投放 貫徹新發展理念

“宜昌通則三峽通,三峽通則長江通。”自正式開放通航以來,20年間,三峽船閘累計通過船舶99.3萬余艘次、旅客1223.9萬余人次,過閘貨運量達19.1億噸,持續助力長江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益”。

作為水運的交通載體,船舶綠色化成為大勢所趨。

“這條跑了近十年的船,噸位小、噪音大、排放大,要加緊改造,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枝江盛懋船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屈揚說。

乘減排之風,屈揚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進船舶綠色轉型。“近幾年,為了節能減排,公司大力研發新技術,目前公司已有30多項發明專利。”屈揚表示,郵儲銀行宜昌市分行對普惠小微和綠色金融發展尤為支持,當知曉公司計劃打造新能源船舶后,主動上門推薦了線上純信用貸款產品“科創e貸”。

“枝江盛懋船業因廠區所處位置特殊,廠房無法辦理相關的產權証,因此無法提供合適抵押物。”郵儲銀行宜昌市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易銳表示,在了解到企業的實際情況后,客戶經理迅速為企業匹配了信用類貸款產品,從申請到完成授信並放款500萬元,僅用一天時間,切實快速地解決了企業資金需求。

近年來,郵儲銀行湖北省分行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積極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優先支持綠色交通運輸、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綠色建筑、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植樹造林等綠色金融與氣候融資重點領域,全力支持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截至2023年10月末,郵儲銀行湖北省分行綠色貸款余額237億元,本年淨增44億元。

印發《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湖北省分行2023年區域授信政策指引》《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湖北省分行2023年風險政策與風險限額方案》……陳亞君介紹,郵儲銀行湖北省分行將綠色金融確定為全行發展戰略,不斷優化政策、制度,完善管理機制。授信方面,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積極支持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建設,全力支撐綠色信貸規模做大做強﹔風險方面,對公司金融業務、普惠金融業務、消費信貸業務等條線實施行業限額管控,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積極支持“兩高”等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發展綠色金融既是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戰略選擇,也是郵儲銀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陳亞君表示,郵儲銀行始終與國家戰略、地方經濟發展同頻共振,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遺余力加大綠色信貸投放,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和保障。(實習生羅韻、張泊洋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編:楊曦、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