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中國 | 全球視角下,2023中國經濟成色如何?
2月以來,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陸續公布了2023年度經濟數據。過去的一年,世界經濟在艱難中復蘇。應對經濟增速放緩、全球通脹壓力、外貿需求收縮,全球主要經濟體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2023年美國GDP增長2.5%,歐元區國家整體復蘇緩慢,日本名義GDP被德國反超。相較之下,中國GDP增長5.2%,經濟總量超126萬億元!
全球視角下,對比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發達經濟體,中國的這份“答卷”成色如何?人民網財經對近期各國發布的最新數據進行了梳理對比。
看GDP,中國增速保持領先
2023年美、德、日經濟增速分別為2.5%、-0.3%、1.9%,英國預計全年增長0.1%,中國以5.2%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
制圖:實習生趙若楠
在美聯儲迅猛的加息背景下,2023年美國的經濟超出預期,高於2022年的1.9%,並領先於其他發達經濟體。個人消費支出、非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以及政府支出上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24年美國經濟增長2.1%,有望實現“軟著陸”。但是受高通脹率、美聯儲加息以及財政政策收緊等影響,美國經濟走向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貨幣緊縮持續、全球需求疲弱等因素影響,2023年歐元區經濟增速僅為0.5%。英國連續兩個季度經濟萎縮,已陷入技術性衰退﹔曾經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德國經濟出現負增長。近日,德國政府已將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從1.3%下調至0.2%。
日本內閣府也於近期下調了對經濟狀況的評估。2023年,日本經濟雖然實現了1.9%增長,但是日元大幅貶值以及長期以來經濟持續低迷,其名義GDP被德國反超,降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日本一知名研究機構認為,日本今年經濟增速將大幅放緩至0.3%,短期內並不樂觀。IMF則預計,日本經濟規模將在2026年被印度反超。
中國增長5.2%的背后是消費的加快恢復。數據顯示,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比上年提高43.1個百分點。按照可比價格計算,中國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經濟總量。國家統計局表示,我國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超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來自世界銀行的預測顯示,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4%,低於2023年2.6%的增速。其中,美國和歐元區經濟預計分別增長1.6%和0.7%﹔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年預計將增長3.9%﹔中國經濟預計將增長4.5%。
看外貿,中國進出口整體保持正增長
2023年,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投資放緩、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多重壓力,全球外貿需求疲軟。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中美德日出口增速分別為0.6%、1.3%、-1.4%和2.8%,英國尚未公布相關數據﹔進口方面,各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中國降幅最小為0.3%。
制圖:實習生趙若楠
得益於出口增長,美國貿易逆差大幅收窄,較2022年高點下降了近19%。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的石油順差上升到了歷史新高的301億美元﹔對外軍售金額達到創紀錄的2380億美元,同比增長16%。
“德國制造”開始失色,高通脹率、利率上升和地緣政治風險抑制了對“德國制造”商品的需求。德國進出口數據出爐后,再次引起經濟界對歐洲經濟健康的擔憂,擔心德國可能會重新陷入衰退。
而日本貨物貿易,由於日元大幅貶值、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已連續3年呈現逆差。2023年,在國際市場能源等商品價格回落背景下,日本貨物貿易逆差大幅下降,比上一年減少54.3%。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日本出口增長11.9%,超過預期,為經濟提供了急需的支持。
中國外貿則在穩的基礎上呈現出諸多亮點。一方面,2023年中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整體實現正增長。其中,0.6%的出口增速相比前幾年確實有所放緩,但要看到我國的出口是在高基數上再創新高。另一方面,2023年,中國“新三樣”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29.9%﹔跨境電商規模增長15.6%﹔外貿經營主體首次超過60萬家……外貿新動能正加速涌現。
看物價,中國價格水平總體保持穩定
2023年全球通脹居高難下,美德日英等發達經濟體在抗通脹和穩增長之間艱難平衡,這與物價漲勢總體溫和的中國形成了鮮明對比。
制圖:實習生趙若楠
美國通貨膨脹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美國消費者價格年均上漲3.4%,為遏制高漲的通貨膨脹畫上了句號。不過,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的通脹壓力仍然存在。開年,美國1月CPI全線超預期,同比增3.1%,高於預期的增2.9%,12月前值為3.4%,核心CPI環比創下八個月最大升幅。這凸顯美國通脹壓力仍在持續。
2023年德國全年通脹率為5.9%,是德國統一以來的第二高值,僅次於2022年創紀錄的7.9%。受高通脹環境影響,德國家庭和政府消費支出出現近20年來首次下降。而近期德國的高通脹有所緩解。《華爾街日報》一項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年初德國物價指數將大幅回落至2.9%。
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23年CPI上漲3.1%,創下41年來新高。由於通脹持續、工資漲幅不及物價漲幅,日本家庭月均實際消費支出下降。分析認為,消費停滯正在拖累日本經濟復蘇,也使得日本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面臨艱難選擇。
中國物價運行保持總體穩定。2023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0.2%。在我國CPI“籃子”商品中,食品佔比較高。2023年全年,食品價格同比下降0.3%,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3.6%。分析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物價穩定奠定了基礎。IMF等國際金融機構預測,隨著內需持續好轉和外部價格形勢變化,2024年中國價格水平將溫和回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