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河南省虞城縣城關鎮:“五星”支部創建打造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2024年03月25日08:4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自“五星”支部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虞城縣城關鎮堅持黨建引領奮力追“星”——通過胡同、小區提升改造追“共建共享星”,創建“三零”社區追“平安法治星”,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追“幸福和諧星”,繁榮商貿追“宜業興業星”。在不斷追星過程中,有力提升了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效能,構建了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追“共建共享星”,基層治理譜新篇

城關鎮老城區有大小胡同698條,2021年以來,城關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入破解城區基層黨建和胡同治理難點、痛點,以胡同改造為突破點和著力點,探索形成了“黨建+胡同改造”新模式,構建了“黨建引領、社區主導、業主主體、多方參與”的胡同改造新格局。

幾年前,三街胡同還是另一番景象,路面污水橫流、泥濘坑窪,環境差,居民抱怨。大同東街社區黨支部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契機,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通過充分運用“一征三議兩公開”工作法,支部書記劉言龍帶領網格員逐戶走訪征求意見,多方籌措資金,最終完成了胡同改造。如今的三街,路面平整、牆面美麗,車輛停放井然有序,整體環境得到很大的提升,居民心情舒暢,臉上也露出滿意的笑容,鄰裡關系也更加融洽。

三街胡同提升改造的成功只是其中一個典范。近年來,城關鎮共完成胡同改造128條,老舊小區改造9個,打造“紅色物業”6個、“紅色驛站”15個。在此過程中,注重發揮協商議事平台作用,讓黨員、居民積極參與社區管理治理,共同為社區建設出謀劃策,實現了“大事靠政府、小事靠互助、私事靠自治”的基層治理模式,破解了以往“見面不說話,對門人不識”的鄰裡關系,營造了安全、舒適、和諧的新型社區,極大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

追“平安法治星”,“三零”創建促和諧

城關鎮為了破解難題,以“三零”平安創建為抓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7336”工作法,建立“三師三員六到位”體系,開設“有事好商量”平台,開展“我在網格中”干部干警大走訪,組建專職治安巡防隊,日夜守護群眾平安。2023年以來,參與走訪干部共計1000余人次,干警200余人次,梳理群眾意見10大類,解決問題40余件。

“自從有了社區治安巡邏隊,深夜走在街上,大家心裡也踏實。”社區居民張阿姨這樣說。

追“幸福和諧星”,貼心服務暖民心

干淨整潔的廚房、營養均衡的家常菜譜、適老化的服務設施……在虞城縣城關鎮,一座孝善大食堂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品嘗幸福滋味。

自2023年10月孝善大食堂開放以來,每天為環衛工人和附近老年人提供免費晚餐,這裡還有休息室、娛樂棋牌室等,能夠讓他們坐在一起嘮嘮家常,讓他們有‘精神食糧’。孝善大食堂院子牆內的孝善文化版面、宣傳標語等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文明新風吹進了大家的心坎上,孝老敬老的良好風尚儼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追“宜業興業星”,商貿繁榮群眾富足

城關鎮通過打造就業創業環境、熱情支持就業創業、貼心服務企業商戶等一系列硬措施,讓商貿業繁榮、群眾富足。

馬牧集老街位於中心街社區,以前一片破舊。城關鎮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突出黨建引領,成立了馬牧集老街創業服務中心,致力於打造胡同經濟、培植城市新業態。按照“以城帶街、以街帶巷、以巷帶院”發展理念,實現“一巷一黨員、一院一業態”。三年來,在鎮黨委的不斷努力下,老街吸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展示館、文物陳列館、帶貨直播間等一大批商戶入駐,新增商鋪687家。夏日傍晚,老街日均客流量超2.5萬人次,吸引大學生群體、城鎮居民等3600余人從事文創文旅,讓文化的生產和消費兩端直接對接,既滿足了人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也有效推進文旅文創融合發展。

此外,城關鎮黨委積極組織1300余人參與“人人持証,技能河南”技能培訓,其中120人順利實現再次就業﹔深入開展“千名黨員進門店”活動,干部深入了解轄區商戶近期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並幫助商戶解決糾紛、用工、家庭等實際困難43起﹔評選出的20戶“五星”文明商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誠信經營、宜業興業在城關鎮蔚然成風。

“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讓我們的追“星”變得有意義,城關鎮也走出了一條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子。”城關鎮黨委書記彭麗介紹,城關鎮將繼續追“星”之路,讓居民從中獲得更大的幸福感。(王支援 劉欣)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