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1456.9億元 淨利潤410.8億元

3月27日晚,光大銀行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456.9億元,淨利潤410.8億元。
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較上年末增長898億元,增幅50.6%﹔“專精特新”企業貸款較上年末增長243億元,增幅44.2%﹔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較上年末增長705億元,增幅46.7%。制造業貸款較上年末增長974億元,增幅24.7%﹔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上年末增長743億元,增幅38.3%。綠色貸款較上年末增長1145億元,增幅57.4%,其中,清潔能源產業貸款較上年末增長318億元,增幅102%﹔綠色信貸佔比8.3%,較上年末提升2.7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較上年末增長738億元,增幅24.2%。涉農貸款較上年末增長355億元,增幅8.6%。民營企業貸款較上年末增長999億元,增幅14.3%。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海南自貿港等六大重點區域的對公人民幣貸款余額1.8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超1800億元,增幅11%。
業務規模方面,截至2023年末,光大銀行資產總額達6772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723億元,增幅7.5%﹔其中,貸款總額378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147億元,增幅6.0%。負債總額6218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75億元,增幅7.4%﹔其中,存款余額4094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74億元,增幅4.5%﹔日均活期存款規模同比大幅增長12.8%,佔比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
在推動內涵式發展轉型方面,公司金融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先進制造業“三大新賽道”,著力提升專業能力。打造“商投私一體化”服務,搭建以“戰略客戶、潛力客戶、基礎客戶”為核心的“分層分級分群”客戶服務新模式,加強場景聚合、生態對接,逐步構建公司“金融+非金融”一站式數字化綜合服務平台。全面重塑戰略客戶生態體系,將綠色金融、房地產建筑、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物流運輸、汽車、裝備制造、民生消費等八大行業作為重點支持領域。FPA較上年末增長5.1%,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零售金融立足“民生+財富”轉型成效顯著,在客戶服務上下功夫,特色業務保持領先優勢。突出“財富管理”與“金融科技”兩個特色,強化“客戶服務、雙曲線模式、場景賦能、科技賦能、多元協同”五項能力建設,構建涵蓋“財富管理、資產管理、資產托管”為核心的大財富管理生態全鏈條。AUM較上年末增長12.4%,連續四年實現雙位數增長。
金融市場業務樹立同業客戶服務理念,提升資金管理精細化水平,做優做強投資交易。構建數字化運營新業態,發布“金融機構數字化綜合服務平台”,為金融同業客戶提供產品代銷、撮合交易、科技輸出和研究資訊四大服務,升級同業客群綜合服務模式。GMV總量同比增長18.1%。
2023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關注貸款率分別是1.25%、1.84%,均與上年末持平﹔逾期貸款率1.95%,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1.27%,資產質量總體平穩可控。2023年,該行成功實現169億元可轉債轉股,發行150億元二級資本債,有效夯實資本基礎。截至2023年末,該行資本充足率13.50%、一級資本充足率11.3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18%,分別較上年末提升0.55、0.35、0.46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將以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經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打造專業、特色和有影響力、競爭力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為金融強國建設貢獻力量。”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