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上海銀行:玩“劇本殺”宣教反詐 用心守護“銀發族”的錢袋子

2024年03月28日10:04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養老金融|玩“劇本殺”宣教反詐,上海銀行美好生活工作室服務再創新

玩“劇本殺”學反詐知識、導銀志願者“1+1”宣教、網點“火眼金睛”攔截詐騙……上海銀行依托“美好生活工作室”,積極下沉社區,將“反詐課堂”送到家門口,用心守護“銀發族”的錢袋子。

網點防詐“火眼金睛”

“我身在海外,遇到一點麻煩,能不能把我的財產給你保管!”“朋友,請你幫幫我,我馬上就要回國了。”近日,市民陳阿姨連續兩天來到上海銀行江川路支行,想要給“外國網友”轉賬,幫助對方渡過難關。

在上海銀行網點,陳阿姨要求辦理8萬元定期提前銷戶並轉賬。由於金額較大且涉及提前支取,銀行工作人員當即仔細了解情況。原來,不久前陳阿姨在網上認識了一個“朋友”,聊天后發現非常投緣,並以兄妹相稱。這位“兄長” 在國外當兵,有一筆外匯和一些貴重物品要快遞給陳阿姨,請她幫忙保管。該筆匯款用於支付快遞費,但實際收款人並非這位“兄長”,而是另有其人。

這一情況頓時引起網點工作人員警覺。經陳阿姨同意,工作人員瀏覽了聊天記錄,發現“兄長”的聊天頭像、言語等較為可疑,隨即向閔行公安分局碧江路派出所報警。同時,網點工作人員協助客戶關閉了手機Facetime功能。

民警接報來到現場后,與網點工作人員共同對客戶進行了反詐教育,及時避免了陳阿姨的資金損失。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次日,陳阿姨再次來到網點,表示妹妹生了龍鳳胎,要轉6000元紅包﹔並堅稱這次不是電信詐騙,還主動拿出與“妹夫”的聊天記錄。

“敏感”的網點工作人員發現,這位“妹夫”的頭像也是個外國帥哥,其聊天的語氣更是讓人疑點重重,甚至教唆陳阿姨不要和銀行工作人員過多交流,就說家裡女兒要交學費。網點懷疑,陳阿姨是被詐騙團伙用多個QQ賬號輪番詐騙,當即再次進行勸說並報警。

至此,網點累計幫陳阿姨成功攔截8.6萬元電信詐騙資金。如夢初醒的陳阿姨也驚呼,如此多的破綻竟都被自己忽略了。她連連感謝上海銀行,為自己時刻守牢“錢袋子”,更是特地寫信表達謝意。

上海銀行網點員工“火眼金睛”識騙的本事是如何練就的?“之前,分行專門邀請反詐專家黃奕警官開展專題培訓‘以案說法’,黃警官提及的詐騙實例對本次反詐事件的快速識別和攔截起到了重要作用……”該網點表示,平時的培訓學習必不可少,此外還有對老年客戶服務時的用心與關心,已經讓“反詐”成為日常服務的一部分。

上海銀行市南分行轄內各網點成功堵截多起電信詐騙,已累計為客戶攔截資金近500萬元,做到了“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守護好錢袋子”,得到客戶及區反詐專班的充分肯定。

美好生活工作室玩起“劇本殺”

除了發放宣傳折頁、普及金融知識教育、講解時下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案例等多種宣教方式,上海銀行還玩起“劇本殺”,用創新的活動,幫助老年居民筑牢反詐防火牆。

前不久,上海銀行長寧支行再出“新招”,與周邊對口的3個街道,開展多場《防范金融詐騙》劇本殺活動。結合時下“時髦”的娛樂方式和新型電詐案例,讓老年居民通過角色扮演、劇情演繹的方式,沉浸式體驗“被騙”的陷阱和套路,繞過反詐意識深入人心。

導銀志願者日常宣教“1+1”

上海銀行以“美好生活工作室”進社區服務為落腳點,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月,進一步踐行金融為民服務宗旨。為守護好銀發一族的“錢袋子”,擴大老年人反詐“知識網”, 網點積極下沉社區,將“反詐課堂”送到家門口。

圍繞銀發一族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案件頻發的風險焦點,上海銀行制作反詐提示,把防詐知識總結成簡單好記的口訣,制作成生動有趣的長圖、視頻和知識課件等,方便老年人理解,提高宣教精准度。

與此同時,還將風險提醒融入服務規范,導銀志願者日常落實“1+1”宣教動作——通過一張反詐折頁,一句防范提醒,讓消保宣教不停歇。

在各種宣教活動中,老人們聯系生活中時常接到的電話、短信等“吃不准”的情況互動提問,增加反詐知識。

目前,上海銀行“美好生活”工作室在申城已有百家。除了金融知識和反詐宣教安排,工作室還借助手機銀行、pad銀行、雲網點等數字金融手段,讓老年客戶在“美好生活工作室”即可辦理包括密碼挂失、大額存單、理財產品購買等各類業務,努力為廣大老年客戶獲取金融+非金融服務打通“最后一公裡”,真正實現“服務到家”。

作為服務上海逾500萬老年客戶的金融國企,上海銀行通過專門設施、專屬產品、專享服務、專業隊伍“四專”適老特色服務,傳遞“貼心、舒心、放心、開心、暖心“五心”體驗﹔並持續宣導金融政策、提示金融風險,推進行業誠信文化建設,增強人民群眾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可得性和獲得感。(徐梓寧)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