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 (焦磊、實習生張泊洋)算力基礎設施是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智能時代全球性的緊缺戰略資源,對於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十分關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培育算力產業生態。
當前,我國算力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我國在用機架數量三年復合增長率約30%,截至2023年底超過810萬標准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230EFLOPS(EFLOPS指每秒進行1018次浮點運算),位居全球第二﹔全國智能算力規模達70EFLOPS,2023年增速超過70%。
業內分析認為,算力設施發展正從數據中心、超算以及雲計算等多個方向上協同發力。隨著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前沿應用領域的快速發展,各行業各領域對具備高科技、高質量的智能算力的需求日趨強烈。
“新質算力基礎設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中國電子首席科學家、中國電子雲總工程師朱國平認為,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先進生產力,關鍵在於“新質”,也就是以“自主創新”為內核,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生產力,因此對於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算力資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朱國平看來,新質算力基礎設施呈現出3個不同於傳統算力基礎設施的新特征:新理念、新技術與新模式。
“從理念上看,新質算力基礎設施是在雲原生疊加AI原生的設計理念下,將算力、數據、先進存儲、安全進行深度融合,用於高效承載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新型基礎設施,同時提供基於AI安全的可信數據空間,以及以數據驅動的AI原生應用的開發范式。”朱國平表示,在模式上,新質算力基礎設施基於實現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算力高質量互聯互通為目標進行建設,同時新質算力基礎設施必須開放包容,可以支撐千行百業的數字化創新,支撐新業態、新生態培育。
技術是支撐算力基礎設施落地的關鍵。朱國平認為,在技術上,新質算力基礎設施通過一雲多智芯、多元異構算力混合調度技術,通用計算、智算和超算一體化管理技術,分布式數據編排技術,數據與算力親和調度等數據加速技術,並行文件系統、共享數據分層及GDS等高性能存儲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可信安全防護技術為基礎,提供高效數據管理、高性能數據存儲以及可信安全屏障能力,滿足數據和人工智能業務發展需要。
據介紹,北京亦庄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基於中國電子雲CECSTACK一體化算力平台打造,為大模型相關企業提供3000P高性能智能算力、大容量高速存儲以及高帶寬、低延遲網絡服務,助推大模型訓練和行業應用。除北京外,中國電子雲還在石家庄、武漢等地建設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並投入使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