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更有“質” 春耕盡顯“科技范”
建設農業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越來越多的科技要素向廣袤田野聚集,“科技范”助力春耕生產跑出“加速度”。
“智慧屋”裡種出增收新希望
大棚裡面無泥土,一人高的架子上放置著3排栽培槽。一顆顆草莓在綠葉間探出“腦袋”,散發出香甜的味道。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陘縣小作鎮的智慧大棚裡,種植戶袁勇剛對當前的草莓長勢心裡樂開了花。
“栽培槽裡面放著草炭灰,可以起到定植草莓秧的作用。”一進大棚,袁勇剛就給前來參觀的同行介紹,不同於在傳統土地上栽種方式,草炭灰透氣性好,水肥不受阻礙,草莓有了充足的營養,自然長得好、產得多。
“無土栽培擺脫了傳統種植對土壤的依賴,但智慧農業系統才是高產的真正‘法寶’。”技術員崔晶指著在旁邊小屋內的幾台機器說,小小一間“智慧屋”成就了現在耕作方式的高產高效。“智能系統可以根據作物的生長習性設置好相應的數據,種植戶隻需動動手指輕觸按鈕,控溫、控濕、澆水、施肥一氣呵成,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
有了技術支撐,草莓的品質自然有了保障,銷量出乎種植戶們的意料。“草莓的高產,帶動了種植戶們抱團發展,同時也吸引了周邊游客前來採摘,短短幾天草莓就銷售一空,收入比往年增加了1萬多元。”袁海昌笑著說,再過幾天,新一茬的草莓就要成熟,已經有不少游客預約前來採摘。
“井陘縣是山區縣,地形復雜,發展規模化農業種植受到很大限制,在現代設施農業上下功夫勢在必行。”小作鎮黨委書記尹彥衛介紹說,在智能技術支撐下的大棚,從整體提高了農業種植水平,更為當地農業轉型發展提供了示范。“接下來,將繼續鼓勵引導各村加強與農業科研部門對接,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李敬輝在介紹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聚焦重點產業,搭建平台載體,強化指導服務,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下一步,將指導各地依托鄉村特色資源,開發農業多種功能、發掘鄉村多元價值,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李敬輝說。
“智慧田”裡跑出增產新動能
今年春耕,山西省大同市的田間地頭同樣“科技范兒”滿滿,各式智能農機馳騁在廣袤的田野上,勾勒出現代化農業春耕新畫卷。
谷雨時節,在大同市雲岡區北村的農田裡,一台台搭載了北斗導航的無人駕駛耕種機,正實施耕種一體化作業。
“近幾年,大力引進的農機上都安裝了衛星導航定位器。”雲岡區普天友農業農技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昝江坤一介紹起農業科技裝備就打開了話匣子,目前,耕種機採用北斗導航輔助駕駛車載系統,可為機械化播種作業提供數據採集、自動化處理、統計分析、精細化管理等服務。“智能農機能有效保障耕種效率,滿足鋪膜、耕地、播種及機械化收獲的要求。”
“通過引進先進農業技術、推廣智能農機裝備、建立農業信息化平台等措施,不斷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大同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農業的快速發展和專業農業合作社的廣泛參與,為當地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來,科技已成為農業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各地區各部門強化農業科技支撐,著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
“智慧棚”裡展現增效好“豐”景
農業高質高效,農民才能富裕富足。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既可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和增加農民收入,也可帶動關聯產業發展。
在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馬上鄉的西瓜育苗棚內,一個個空穴盤乘坐“電梯”,經過擺盤、撒土、澆水、播種、蓋土、出盤等環節,空盤被均勻填滿。碼放好的穴盤,被搬運到溫度、濕度盡在智能“掌控”中的催芽室,36個小時后,整齊勻稱的瓜芽破土而出……
“這是在南瓜苗上嫁接的西瓜苗,嫁接出來的西瓜品質好、口感好且抗病又高產。”瓜農袁連臣介紹,依托育苗工廠專業的保溫和降溫設備,苗育得又健康又壯實,和農戶自行育苗相比,每畝地能便宜200多塊錢。
內黃縣,是豫北最大的瓜菜種植基地,設施農業面積22.2萬畝。“設施蔬果的種植催生了當地育苗工廠蓬勃發展,從2003年開始發展集約化育苗以來,目前全縣年育苗總量穩定在3億株以上。”內黃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作為農業大縣,內黃縣依托設施瓜菜種植等特色產業,發展智能化育苗工廠,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推進農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助力當地農業好“豐”景。
“設施農業、立體農業、智慧農業在人多地少、人地資源配置失衡的地區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也為農產品生產的數字化提供了巨大的商機。”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