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一季度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同比增超210%——

“超級充電寶”擴容出新

王軼辰 紀文慧
2024年05月10日09:03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新型儲能駛入發展快車道。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530萬千瓦/7768萬千瓦時,較去年一季度末增長超210%。

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發展新型儲能”。當前工作進展如何?產業痛點怎樣破解?

集中式大型化趨勢

走進“百裡風區”——新疆哈密市伊州區十三間房,一座座白色風電塔筒扎根戈壁深處。隨著新疆單體規模最大的風儲一體化項目首台風機日前成功並網發電,每年預計可貢獻綠電約30億千瓦時。

“當有大風來臨、電網無需多余電時,可以把這裡想象成一個‘超級充電寶’。”中國船舶集團哈密中船泰巽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進東告訴記者,作為當地配置儲能最大的風電場,哈密十三間房百萬千瓦風儲一體化項目能將多余的電吸收到儲能電站,之后再將電送入大網,可有效緩解錯峰用電壓力,有力推動綠電保供和降碳轉型。

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儲能技術,包括新型鋰離子電池、飛輪、壓縮空氣儲能等。“雙碳”目標下,我國新能源發電量佔比不斷提升,電力系統對新型儲能的需求越發強烈。根據我國綠色能源生產能力進行測算,203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需要控制在60億噸標煤以內。屆時,新能源裝機有望超過17億千瓦,成為裝機規模最大的電源品種。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二級巡視員趙莉表示,當前,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新型儲能發展得到高度重視,通過推動技術創新試點示范、強化新型儲能調度運用等措施,推動新型儲能多元化發展與多場景應用。

從裝機規模看,新型儲能電站逐步呈現集中式、大型化趨勢,其中10萬千瓦以上的項目裝機佔比54.8%,1萬千瓦至10萬千瓦的項目裝機佔比38.5%,不足1萬千瓦的項目裝機佔全部裝機6.7%。從儲能時長看,全國新型儲能項目平均儲能時長2.2個小時,儲能時長不足2個小時的項目裝機佔全部裝機的12.9%,2個小時至4個小時的項目裝機佔比74.6%,4個小時以上的項目裝機佔比12.5%。

我國西北地區風光資源豐富,新疆、內蒙古等地已成為全國新型儲能發展最快的地區。數據顯示,西北地區目前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1030萬千瓦,佔全國29.2%,華北地區和華中地區分別以25.3%和17.5%的佔比位列其后。

技術試點全面展開

300兆瓦等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成功並網、全國產化液流電池隔膜迎來擴產、單體兆瓦級飛輪儲能裝置投入使用……一系列技術實現新突破,我國新型儲能技術邁入世界先進水平。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介紹,新型儲能涵蓋電化學、壓縮空氣、飛輪、重力儲能等多種技術路線。由於各類技術路線的儲能功率、時長、響應速度等特性各不相同,對應的應用場景也有所差異。需結合電力系統中實際應用需求,鼓勵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

“適應能源轉型需求、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等因素共同構成了推動新型儲能多元發展的重要動力。”在日前舉行的能源戰略與民營經濟論壇上,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呂盼分析,到2030年,預計新疆電力缺口將超800萬千瓦,需充分發揮新型儲能響應速度快、調節精度高、布局靈活、建設周期短等優勢,以有力支撐電網運行。

試點工作正緊鑼密鼓展開。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以公告形式正式發布56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名單,涵蓋目前工程應用的主要技術路線,包括17個鋰離子電池、11個壓縮空氣儲能、8個液流電池、8個混合儲能、3個重力儲能、3個飛輪儲能、2個鈉離子電池、2個二氧化碳儲能、1個鉛炭電池、1個液態空氣儲能。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試點圍繞多元化技術路線展開,其中鋰離子電池儲能項目數量佔全部項目的30%,其他各類技術路線和混合儲能項目數量佔比為70%。邊廣琦表示,開展新型儲能試點示范工作是促進新型儲能技術產業進步的重要抓手,要發揮好試點示范項目的示范帶動效應,促進各類技術進步。

在項目管理上,要持續跟蹤項目建設進度,嚴控施工質量,保障示范項目安全有序實施。此外,要加大示范項目專項政策研究與支持力度,協調解決項目面臨的問題,及時總結示范項目取得的先進經驗,確保試點示范工作取得預期效果。

在資金保障上,要加大投入保障,確保示范項目按期投產,同時要嚴格按照申報方案實施,遵守新型儲能項目管理相關制度,扎實推進項目建設,加強系統運行維護,及時編寫示范項目驗收報告,並定期通過全國新型儲能大數據平台報送項目建設運行等工作情況。

利用效率不斷提高

隨著政策和管理體系不斷建立健全,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四梁八柱”已初步構建。但由於產業整體尚處於發展初期,各類技術路線的成熟度之間存在差異,加之商業模式與電價機制仍有待完善,部分儲能利用率較低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此前,《關於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新型儲能項目管理規范(暫行)》《關於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等文件曾對相關工作作出部署。為進一步優化調度運行機制,今年4月,《關於促進新型儲能並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正式印發,推動新型儲能高效調度運用有了細化指南。

“明確調度管理范圍,是新型儲能科學合理調用、提高利用率的前提。”邊廣琦告訴記者,本次出台的《通知》對接入電力系統並簽訂調度協議的新型儲能進行了規范,明確了各單位關於新型儲能並網和調度運用的職責,更好發揮管理合力﹔在具體落實上,圍繞管理和技術兩大著力點,對電網企業、電力調度機構、新型儲能項目單位提出相關要求。

從管理措施看,在規范並網接入的同時,要進一步優化調度方式,並加強運行管理。從技術要求看,一方面要規范接入技術要求,新型儲能接入系統應符合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要求,完成相應性能試驗及涉網試驗﹔另一方面明確調用技術要求,鼓勵存量電站改造。此外,還要推動調控技術創新,加強新技術研發應用。

邊廣琦表示,下一步,將不斷完善新型儲能政策體系,鼓勵科技創新,持續推動新型儲能技術產業進步,不斷引導各類儲能科學配置和調度運用,促進新型儲能調節作用發揮,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