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內需外貿“比翼齊飛” 釋放市場發展活力

王紹紹
2024年05月22日09:0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消費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近年來,我國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消費潛力加速釋放。今年一季度,內需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5.5%,其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3.7%,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9個百分點。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興華認為,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下,我國全社會總體消費提檔升級,服務消費在消費結構中佔比繼續增加,居民消費方式和消費傾向也更加多元。

我國市場活力的信號正在向世界積極傳遞。不久前,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舉行,來自71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個品牌參與會展,直面中國消費者多樣豐富的需求。據了解,這也是今年我國首場重大國際性展會和“消費促進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引進來,走出去,我國已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貨物貿易2023年佔國際市場份額14.2%,進出口總值達到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5%。當前,我國的出口也正在豐富全球消費者選擇。從家電、服裝等傳統消費品到高鐵、核電等高端裝備,“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持續提升。

看外貿蓬勃發展,數據最有話語權。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同比增長5.7%,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如今,跨境電商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的新興領域,成為發展迅猛的交易窗口之一。今年一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5776億元,同比增長9.6%。這一亮眼的成績不僅展現了我國跨境電商的強大實力,也為相關企業的“走出去”戰略開辟了新的渠道。不久前,被譽為“外貿晴雨表”的第135屆廣交會順利舉辦,為境外客商採購中國商品打開了新大門。

在國內,多地也正為吸納商貿訂單“鉚足了勁”。近日,第110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落地四川成都,搭建了天府酒村集市、糖酒非遺民俗消費體驗展等103個特色場景,開展了248場促消費活動。當地部門借助稅收大數據進行數據畫像,為現場參與的1382家商家主動提供稅費優惠政策,提供政策咨詢服務。據有關負責人介紹,本屆糖酒會是進口商品和國產商品共同的舞台,來自亞洲、歐洲的超過20個品牌近500個產品在展台開啟入駐招商,訂單貿易額達1000余萬元。

與此同時,“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升級換代”成為激發內需消費潛力和市場發展活力的關鍵詞。在消費結構方面,綠色消費成為新的增長點,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環保產品等綠色消費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一季度,全國汽車銷量672萬輛,同比增長10.6%,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1.8%。

多地加快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集中釋放消費潛力。一季度,黑龍江投入汽車、數碼家電、百貨等政府消費券2億元,拉動消費約50億元。自5月始,當地涵蓋汽車、家電、家裝廚衛三大領域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正式啟動。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幾個季度將重點開展家居促消費活動,支持居民更換或新購智能家居產品,同時結合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開展適老化改造工作。

去年以來,包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在內,全國已有60多個城市或地區支持住房以舊換新,按照住房面積標准給予一定的購房補貼或者稅費減免等形式。近期,在多部門聯合推出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支持下,廣東、湖南、浙江等多地發布資金補貼細則或汽車置換更新消費券。有關專家認為,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實以及各地配套措施的推進,有望推動5月車市回暖。

對此,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呂隨啟表示,我國消費市場總體上正在由“增量時代”進入“增量和存量並重時代”,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有利於推動消費市場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加快轉變,形成以消費為主導力量的國內大循環。

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0.9%,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持續保持穩健上升態勢。從行業分類看,商品經營類指數、租賃經營類指數、電商實物總銷售額指數,較上月均有上升。

隨著寬帶網絡、物流配送中心和電商綜合服務平台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正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民收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縣域電商直播基地建設,發展鄉村土特產網絡銷售。據統計,2023年農村網絡零售額高達2.49萬億元,同比增長12.9%。

直播電商進村,甘肅環縣開啟了“電商+網紅農庄”的創新消費模式,通過整合農耕、採摘、民俗等場景資源,吸引網紅主播、帶貨達人開展直播,同時提高了農村電商產業化程度。如今,2023年全村通過直播帶貨銷售自種自產的農特產及特色小吃200多萬元,全村村民戶均增收5萬元以上。

“直播電商高速發展的當下,隻有以優質的供應鏈企業為基,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近日,農庄電商負責人已著手考慮延長電商產業鏈條的規劃,他認為,要從根本上為直播電商夯實產品基礎。通過搭建高質量選品中心,啟用農產品質量溯源碼,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保証網銷產品質量過關。

(責編:羅知之、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