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國際郵輪靠港補給更方便(權威發布)

解決常備必備物資上船難

本報記者 魏哲哲
2024年05月23日06: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5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司法部副部長王振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介紹《國際郵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靠港補給的規定》的有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規定共16條,主要明確了適用范圍,開展補給活動的工作要求,藥品、醫療器械、免稅煙草制品等各類物資供船渠道和制度規范,通關便利化措施,以及各類經營主體的守法義務等,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今年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開啟商業首航。“在運營准備的過程中,由於相關政策不夠明確,配套措施也不夠完善,導致出現供船物資上船難等問題,暴露出我國在國際郵輪靠港補給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制度瓶頸和短板,需要通過國家立法創新完善制度規范,建立長效機制,推動我國郵輪經濟在法治軌道上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王振江說,規定著眼於填補制度規范的空白點,堅持從解決個案到建立普遍規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聚焦國際郵輪靠港補給環節存在的堵點難點痛點,規定確立國際郵輪物資靠港補給的基本制度,為今后制定出台促進郵輪經濟全鏈條發展的法律制度積累經驗、打下基礎。”王振江表示,將繼續對接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及時完善郵輪經濟發展配套制度政策和服務體系,有力促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壯大。

  “常用低危物資清單”是規定的一項制度創新。“主要是為了在現行法律框架內,有效解決包括香水、高度酒、清潔劑等郵輪運營中常備必備物資上船難的突出矛盾。”司法部立法二局負責人郭啟文介紹,規定建立了“常用低危物資清單”制度,明確國際郵輪停靠港口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求港口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國際郵輪靠港補給常用低危物資清單,明確允許在本行政區域內港口補給與國際郵輪運營相關的常用低危物資種類和數量。

  “在郵輪監管方面,海關根據郵輪的不同風險狀況開展登臨檢查,優化出入境查驗、監督管理等工作,著力提升口岸監管效能。”海關總署口岸監管司負責人劉洋表示,規定出台后,海關將從幫助企業更好享受通關便利、為國際郵輪靠港補給物資倉儲和配送提供便利、優化國際郵輪靠港補給物資供船的方式等方面做好工作。

  “郵輪產業融合高端制造、現代服務、特色旅游、跨境消費等多領域多業態,既是當前消費熱點,也是國家鼓勵發展的重點領域。優化完善郵輪產業體系,對於提升船舶工業發展質量、挖掘消費市場潛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都具有積極意義。”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負責人霍福鵬說,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在郵輪運營管理、裝備制造、配套建設、旅游消費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將從郵輪旅游市場供給和需求兩端協同發力,完善政策體系、優化制度環境,全產業鏈系統推進郵輪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編:岳弘彬、牛鏞)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