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夜經濟”升溫 為城市消費增添新動能

人民網記者 孫紅麗
2024年05月23日08:5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南寧埌西夜市燈火通明。人民網 雷琦竣攝

南寧埌西夜市燈火通明。人民網 雷琦竣攝

五彩斑斕的霓虹燈下,位於廣西南寧的埌西夜市人頭攢動,熱氣騰騰的燒烤、香氣扑鼻的烤魚、清爽可口的甜品……吆喝聲與歡笑聲交織出一幅充滿活力的“夜經濟”畫卷。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夜經濟”正顯現出旺盛的活力,為我國城市消費增添新動能。5月5日攜程發布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總結》報告顯示,“五一”假期期間,中國夜間旅游市場顯著升溫,部分城市夜間旅游訂單同比增長超過30倍。

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間經濟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便利度和活躍度的晴雨表。逛夜市、吃夜宵、去夜游……今年以來,全國多地大力發展夜經濟,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動力。

今年3月,陝西省西安市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將協調推動10個商業街區改造提升,舉辦2024年中國城市夜間經濟發展大會等,打造10個左右夜間消費聚集區。

4月,北京市印發實施《促進多元消費業態融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圍繞“北京范”“時尚潮”“文化芯”“科技核”,發揮“夜京城”特色消費地標、品質消費生活圈等引領帶動作用,不斷豐富夜間消費供給,激發夜間消費潛力。

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直播電商、網紅打卡、短視頻等新模式逐步實現與“夜經濟”融合發展。

在浙江省杭州市,“五一”期間,全市零售、餐飲、住宿和娛樂四大行業夜間總消費2593萬筆,消費金額63.4億元。“我們將做強直播電商賦能,以‘杭城好物’電商拓市為主要內容,積極發展夜間經濟、首店經濟、直播經濟等新型消費,持續打響‘不夜天堂·樂購杭州’城市消費品牌。”杭州市商務局主要負責人說。

餐飲消費是夜間經濟的主要構成部分,能讓初夏的城市夜晚更具煙火氣。

從今年初開始,廣州市集中資源優先培育建設越秀北京路美食區、海珠廣州塔—琶醍美食集聚區、天河珠江新城東南核心區3個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

“廣州有超15萬家餐飲商家夜間營業,有關部門在選點培育建設美食集聚區時,就兼顧夜間消費特色進行統籌考慮。”廣州市商務局市管一級調研員王小華說,3個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正是體現了廣州餐飲活力和魅力的夜間商圈。

夜間經濟是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需求的重要方式。與此前相比,現在的夜經濟不再局限於購物和餐飲,還增添了閱讀學習、社交娛樂等多種新的消費形態。

經濟學者盤和林表示,當前的夜市中涌現了很多主題特色夜市,比如文創夜市、美食夜市等,豐富了夜市內容,滿足個性化需求。同時,通過科技和文旅等產業融合形成新消費模式,比如夜間書店,夜間博物館等,給夜生活更多選擇。

在湖南長沙,夜間經濟新消費品牌不斷創新策源,24小時書店、“不打烊”健身房等新消費模式競相涌現,“夜生活”不斷迭代,持續“破圈”,成為撬動新消費、引導社會經濟生活高質量發展的流量密碼。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朱民介紹,6月份舉辦的夜生活節,主要聚焦夜購、夜食、夜游、夜娛、夜秀、夜讀、夜動7大領域。夜秀可以到靜安露台季和UCCA夜次元藝術展進行體驗﹔夜娛可以到“思南夜派對”﹔夜讀、夜動也將開展深夜書店節、體育運動之夜等。

夜間消費不僅是經濟現象,也是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發展夜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企業、政府和消費者共同努力,創新消費供給、優化消費環境,打造更加完善的夜間經濟生態系統。

盤和林認為,好的體驗才能吸引客流。豐富夜間消費業態,要傳統也要科技。同時,發展夜間經濟要因地制宜,避免千篇一律。要挖掘地方特色,包括文化、歷史、地理等,將文創融入夜經濟。

“還要創新消費模式,對商家創新給予支持和包容,打開商家的創新思路。”盤和林舉例說,比如有些地方通過演出經濟吸引人氣,有些地方通過一些綜藝和特色地方節目來吸引關注。這些都需要政府、商家、消費者、社交平台、自媒體等來共同合作、多元協同。

(責編:孫紅麗、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