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提速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邁上新台階

2024年05月24日08:5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5月24日電 (記者許維娜)健康驛站實現家門口問診、智慧老年助餐保障老人餐飲、智慧政務服務系統讓重點事項“掌上辦”……目前,依托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強大支撐,眾多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場景正迅速融入城市生活,推動城市現代化進程不斷加速。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等部門發布了《關於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全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撐數字中國建設。

深化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何在?《指導意見》的出台又傳達了哪些重要信息?

“城市現代化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根本目標。”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表示,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正在進入深化發展的新發展階段。

《指導意見》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

單志廣介紹,新時期我國智慧城市發展主要呈現出六方面變化:從統籌機制看,多頭管理向央地協同推進轉變﹔從發展理念看,業務數字化向數據要素化轉變﹔從系統架構看,單點應用向韌性系統、敏態系統轉變﹔從建設重點看,重視中樞向中樞末梢結合轉變﹔從目標對象看,管理者視角向使用者視角轉變﹔從運營模式看,以建為主向長效建設運營轉變。

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探索中,這些轉變也清晰可見。

以廣東為例,近期,該省正試點開展智慧城市標准體系建設研究,內容涵蓋感知、標識採集、網絡傳輸、計算存儲、數據服務、共性技術服務到智慧應用與安全保障等各環節。而早些年,該省智慧城市建設方向則大多聚焦於電子政務、公共安全等領域。

從數字化、智能化到智慧化,城市生活正在變得更方便、更美好。《指導意見》有何鮮明特點?它對於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又具有哪些深遠意義?

“《指導意見》的總體思路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任務體系全面且注重突破創新,保障措施堅實且具備務實可行性。”單志廣強調,《指導意見》體現了制度與技術並重、建設與運營並重、中樞與末梢並重、數據和場景並重、發展和安全並重的原則,這五個並重充分彰顯了新時期智慧城市建設的創新思維和戰略舉措。

記者注意到,《指導意見》還首次提出適數化改革。對此,國家數據局數字經濟司副司長陸冬森表示,適數化改革就是要消除阻礙城市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制度藩籬和堵點卡點。

“《指導意見》是近10年來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實踐的總結、繼承和創新。”單志廣認為,它為新時期智慧城市發展指明了方向,為系統構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綜合載體和展示窗口,為數據要素市場化理論和實踐創新提供了豐富的場景空間,也為國家適數化改革頂層設計和基層實踐協同創新創造了有利條件。(實習生張藝弛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羅知之、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