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讓古法炮制走上現代化生產線

2024年05月27日08:57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古法炮制走上現代化生產線

在實驗室裡做“竹子燒烤”、守在水池邊撈泡沫、用“古早版微波爐”炮制附子……這些幾近失傳的古法炮制工藝,如今,在江西中醫藥大學的“三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下,走上現代化生產線。

聚焦產業發展需求,加強合作交流

“傳統炮制技術大量散藏於古代文獻。長期以來,由於傳承、研究與應用脫節,此種特色技術瀕臨失傳。現代制造過程缺乏有效控制,產品質量不穩定,中藥產業規模化發展遇到了瓶頸。”5月下旬,江西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楊明告訴記者,要復蘇這些古法炮制工藝,就得通過成果轉化模式,將其搬上現代化生產線。

修復古今傳承之間的裂隙,得用上新辦法。江西中醫藥大學相關負責人說,學校為企業提供了“三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即全鏈條賦能、全流程協同、全方位跟進。

該負責人詳細闡述了“三全”服務的核心理念:“這是一種主動式、親情式的服務。它以人才鏈為核心驅動力,激活創新鏈、重塑轉化鏈、提升產業鏈、完善服務鏈。從前期研發到市場拓展,學校與企業進行深度協同,全方位跟蹤科技成果轉化進展,共同推動企業持續發展。”

例如,竹瀝是鮮竹竿經加熱后自然瀝出的液體。但其炮制技術卻非常復雜,且需要時間,古法工藝已不符合產業政策和市場供應需求。

為了最大程度地復原鮮竹瀝,2018年,楊明牽頭“10種傳統特色炮制方法的傳承、工藝技術創新與工業轉化研究”項目,團隊與10家企業單位聯合攻關。從最初的項目設計到科學問題凝練,從研發到小試中試及最后的產品化,團隊始終聚焦臨床用藥和中藥產業發展需求,全過程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

“經過試驗發現,鮮竹瀝炮制關鍵點在於高溫下木質素、糖類和氨基酸等物質的裂解轉化反應,竹子中的二氫丁香酚要在190—230攝氏度才能轉化成有效成分愈創木酚。”楊明說,這一突破迅速解決了炮制工藝選定和參數設定難題,為鮮竹瀝的產業轉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緊接著,團隊與企業形成合力乘勝追擊,運用多學科優勢,通過多渠道論証,最終研發出了系列符合中藥特點的成套設備,並將這一技術成功轉讓給江西景德中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德公司”)。

江西中醫藥大學的“三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由此得以逐步展開。

企業需要什麼,學校就支持什麼

回溯至2017年9月,江西中醫藥大學便與景德公司攜手,共同創辦了“景德中藥班”,將教育教學的課堂直接設在企業內部。這個特殊的班級如今已經演變為企業人才儲備的搖籃,同時,該企業也成為了培育學校人才的實戰基地。

隨著時間的推進,雙方的合作進一步加深。2021年6月,江西中醫藥大學與景德公司再度聯手,共同成立了校企聯合實驗室,旨在為企業的研發工作提供堅實的平台支撐。

為進一步支持企業將鮮竹瀝做成中藥大品種目標,團隊在該產品上市后,進行了技術躍遷。2022年12月,江西中醫藥大學與景德公司進一步簽訂了校企戰略合作協議。此前成立的“景德中藥班”、校企聯合共建實驗室、江西中醫藥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等載體,如今成了緊實的紐帶,鏈起了平台、人才、轉化、產業鏈銜接、服務鏈升級。通過全流程協同、全方位跟進,校企雙方實現了高效合作。

至此,鮮竹瀝轉化的腳步還未停止。2023年9月,雙方就鮮竹瀝入市銷售情況、企業戰略規劃進行了深度探討,楊明及其團隊持續給予企業研發思路和方向指導,在人才培養、共同研究和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了更多的合作。“此次校企合作,就是‘三全’成果轉移轉化的一個縮影。簡單地說,就是企業需要什麼,學校就支持什麼。”楊明說。

楊明介紹,江西中醫藥大學累計為300余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已研發中藥及相關產品70余個,先后有16個產品實現了單品種年銷售額超億元。

“特別是近3年,該模式產生了99.8億元的經濟效益。新技術、新飲片和新裝備的產業轉化,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楊明說,學校讓古老的炮制技術得以復蘇,使中藥炮制從傳統向現代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上探索出了一條“江中醫路徑”。(記者 魏依晨)

(責編:方經綸、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