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三“穩”改革見成效 資本市場韌性和內在穩定性不斷增強

吳曉璐
2024年12月23日09:00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三“穩”改革見成效 資本市場韌性和內在穩定性不斷增強

2024年,“穩”字貫穿資本市場全年,從年初《政府工作報告》的“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到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穩住樓市股市”,“穩”既是今年資本市場的關鍵詞,也將是明年資本市場的主旋律。

今年以來,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為引領,推動形成“1+N”政策體系,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加強投資者保護、強化監管、壯大長期投資力量等方面持續發力,資本市場生態持續優化。尤其是9月24日以來,一系列利好舉措陸續出台,資本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市場韌性和內在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穩定資本市場,一方面要保持支持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宏觀政策可以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動性,創新金融工具能夠應對市場異常波動﹔另一方面,要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

穩預期:全面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改善

擁有一批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是市場穩定的基礎。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完善制度安排,通過提高主板、創業板上市門檻,提高首發現場檢查和現場督導比例等,嚴把“入口關”,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啟動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嚴格強制退市標准,暢通“出口端”,促進優勝劣汰﹔加強上市公司監管,推動回購注銷、一年多次分紅,增強投資者回報﹔發布“並購六條”,支持上市公司轉型升級,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助力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提升投資價值。

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22日,有97家公司上市,募資合計624.84億元,其中,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75家,佔比77.32%,募資422.9億元,佔比67.68%。

12月14日,証監會召開的黨委(擴大)會議提出,增強發行上市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粵開証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於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優質科創企業上市的支持力度仍然較大。“服務科技企業十六項舉措”“科創板八條”等政策措施將落實落細,監管部門將盡快明確科創企業認定,建立綠色通道,優化北交所直聯機制等。

分紅和回購是上市公司回報股東、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主要方式。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22日,今年以來,有2125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回購金額合計1636.33億元,同比增長84.48%。分紅方面,截至12月22日,今年以來,有965家上市公司拋出1024單中期現金分紅計劃,涉及分紅金額合計6764.97億元,同比增長173.15%。

“通過引導和鼓勵上市公司回購注銷、一年多次分紅等,促進多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計劃,分紅總額創歷史新高,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投資者回報水平,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田軒表示,預計明年監管部門仍將推動上市公司加大投資者回報力度,鼓勵上市公司進行股份回購、增加分紅頻次等,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並購六條”發布以來,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活躍度明顯提升,以生物醫藥、半導體等為代表的高科技領域並購案例數量顯著增多。“預計未來監管部門將會出台更具有操作性的指引,落地重組股份對價分期支付機制,優化對募集資金用途的監管等。”羅志恆表示,一方面,並購重組也是提高市場出清力度,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我國正面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刻,並購重組是整合要素資源、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工具。

在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基礎上,監管部門推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質量。証監會、國務院國資委先后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關於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鼓勵上市公司依法合規運用並購重組、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現金分紅、投資者關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購等市值管理“工具箱”,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今年以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舉措卓有成效,政策從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經營質量、股東回報等多個領域入手,全方面推動了上市公司質量的改善。”國泰君安証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方奕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明年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工作重點,仍將圍繞並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市值管理“工具箱”的幾種方式展開,而今年著墨較少的領域或在明年有望進一步深化與明晰。

穩信心:多措並舉保護投資者權益

投資者是市場之本,增強投資者信心,是維護市場穩定的關鍵。今年以來,我國從法律、制度、監管執法和司法上進一步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監管部門兼顧公平與效率,加強交易監管﹔加大對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處罰力度,強化立體化追責,提高違法成本,維護市場“三公”。

為了維護証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証監會出台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規范程序化交易發展,推動高頻交易降頻降速﹔發布減持新規,封堵各類繞道減持通道,強化違規減持監管力度。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22日,A股重要股東二級市場減持規模1393.55億元同比下降65.9%。

此外,為切實回應投資者關切,維護市場穩定運行,依法批准暫停轉融券業務。上述証監會召開的黨委(擴大)會議還提出,“加強對融資融券、場外衍生品、量化交易等的針對性監測監管”。

“零容忍”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是維護市場“三公”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根本之舉。在打擊財務造假方面,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証監會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加大對財務造假的打擊力度,完善監管協同機制,構建防治財務造假長效機制,強化對財務造假立體化追責。公開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証監會查辦財務造假相關案件658件,罰沒款金額11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

與此同時,投資者保護機構通過支持訴訟、持股行權等方式,強化投資者賠償救濟。11月份,全國首單投保機構針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資金佔用代位訴訟案二審判決落地,不僅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首惡”嚴懲追責,同時要求參與或配合實施資金佔用的“幫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嚴打市場害群之馬,維護了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合法權益,具有較強的示范意義。

12月20日,中証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表示,將持續關注金通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美尚生態景觀股份有限公司証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普通代表人訴訟案進展,依法分別接受50名以上投資者特別授權,申請參加訴訟並轉換為特別代表人訴訟程序。特別代表人訴訟為“默示加入,明示退出”,有望一次性解決糾紛,讓兩案的違法者付出巨額賠償,將極大降低投資者維權成本,並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嚴厲震懾。

“預計監管部門明年將繼續加強市場監管,加強風險防范,完善投資者賠償機制等,全方位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田軒表示,首先,細化程序化交易監管規則,明確交易行為合規標准,加強技術監控手段,實時監測市場異常交易行為,及時發現並處置市場風險。其次,對融券業務進行更嚴格監管,研究優化融券機制,確保市場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再次,加強對大股東減持監管,防止大股東利用減持進行非法違規套利等行為,同時加大對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最后,完善投資者賠償救濟機制。

穩資金:引入更多中長期“活水”

加快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不僅能為市場帶來更多“活水”,還有助於減少市場波動,是市場穩定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措並舉,多渠道為資本市場引入中長期“活水”。

首先,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一方面,大力發展指數基金,推動更多長期優質資金流向ETF市場。今年以來,權益類ETF規模已先后突破2萬億元和3萬億元大關。另一方面,持續推進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多家公募基金宣布調降旗下大型寬基股票ETF管理費率、托管費率,降低投資者持有成本,引入中長期資金。

羅志恆認為,2025年基金行業改革將向縱深推進,一方面,基金費率或進一步壓降﹔另一方面,ETF等指數投資產品數量將不斷增加,指數型被動基金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其次,9月26日,中央金融辦、証監會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

“當前主要問題在於長期資金的短期化考核,考核制度設計與耐心資本要求存在一定內在沖突。”方奕認為,疏通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需要從三方面推進,一是提升資本市場的監管和治理質量,增強長期投資者的信心﹔二是建立健全商業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設立長期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開展差異化投資。三是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引入長期業績考核機制,打造穩定的中長期回報。

最后,中國人民銀行創設的兩項支持資本市場工具——証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以下簡稱“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為市場注入流動性。互換便利首批500億元操作已經落地。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22日,218家上市公司披露股票回購增持貸款進展,貸款金額上限合計498.47億元。

“推動股市走得更穩健更長遠的關鍵在於要穩定投資者的預期。投資者的預期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經濟發展的預期和對股市投資環境尤其是基礎制度的預期。”因此,方奕認為,總體來看,穩股市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對風險的預防要有前瞻性,打足提前量。二是加快完善股市基礎制度建設和提高市場治理水平等。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