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收糧儲糧向新而行 國家糧食儲備根基持續夯實
一粒米,千滴汗。今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糧食要產得好,還要加工得好、儲得好。近年來,我國各地各部門加力推廣智慧化儲糧收糧技術,多措並舉推進節糧減損,持續夯實國家糧食儲備根基。
發展糧食加工業是實現農民富裕、區域經濟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專家表示,保障糧食安全,要發力糧食生產,也要高質量提升糧食加工業。
糧食產得好,也要加工好。在浙江寧波奉化區振盛糧食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機器轟轟作響,農戶豐收的糧食正源源不斷運送至此,進行烘干后儲存。
“新購置的烘干設備,一天可烘干300余噸糧食,而且糙米率低。在整個烘干過程中,除了先進的除塵技術,整套設備以生物顆粒為燃料,既清潔又環保。”車間負責人對我國自主研發、自主可控的烘干設備贊不絕口。
“豐收之后的糧食需要晾晒、烘干,是入倉收儲前的關鍵環節,也是保障農民種糧收益最大化的關鍵步驟。”中糧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從產后服務能力建設入手,設計、建造現代化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將智能化出入庫系統和自動烘干系統合而為一,實現了糧食加工機械化、烘干智能化,可有效推進興糧興儲。
向農業強國闊步邁進,科技創新是關鍵變量。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進倉儲設施建設,推廣綠色收糧儲糧技術應用,目前已基本形成與糧食生產、儲備和流通相適應的糧食收儲保障體系。
糧食產得好,也要儲存好。“我國不斷加大對儲糧技術的研發投入,大力推廣應用控溫、氣調、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等綠色儲糧技術。”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副司長彭揚表示,目前,我國糧食倉儲技術總體處於世界較先進水平。
“‘綠色優儲’是守住管好‘天下糧倉’的重要內容。”彭揚介紹,目前,我國分七大儲糧生態區,每個生態區各有特點,大生態區中還有小生態區,對儲糧技術的需求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我國要因地制宜選配適用綠色儲糧技術。
“下一步將重點推進分生態區綠色儲糧技術創新系統集成示范,一手抓技術創新,這是從無到有、從舊到新的突破﹔一手抓技術集成,這是由單一技術向組合應用、由分散割裂向整體優化的轉變。”彭揚表示,通過將技術、設施、裝備、材料及其應用等打包升級,我國正力爭打造一個綠色儲糧技術應用矩陣,未來要真正構建起適宜不同生態區的綠色儲糧技術、標准體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