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技術可不受位置限制實現無線充電

2024年12月27日08:45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技術可不受位置限制實現無線充電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手機放在口袋中即可完成充電?這不是科幻小說中的場景,而是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院團隊實現的真實技術。這一創新技術使設備在三維空間內不受位置限制實現無線充電,為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充電技術發展鋪平了道路。該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先進科學》雜志上。

  這項新技術叫作電共振無線電力傳輸。它允許在三維空間內的任何位置為設備充電,無論是通過牆壁、地板還是空氣。這一進步解決了傳統磁共振無線電力傳輸中遇到的難題,如需要精確對准接收器和發射器的問題,並提供了一種不受位置限制的高效充電方法。

  傳統的無線充電方式依賴於磁場,這就要求設備必須放置在特定位置上才能有效充電。而新技術則利用了電荷的特性,即使設備不在固定位置,也能保持高效的充電效率。實驗顯示,新技術能夠在2米距離內以46%的功率傳輸效率傳送高達50瓦的電力,不論設備如何移動,充電效率幾乎不變。

  與200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使用磁共振技術達到的40%傳輸效率相比,這次的進步顯得尤為突出。更重要的是,這項新技術不僅限於為單個設備充電,還可同時為多個設備充電,且不會影響充電速度或效率。

  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其獨特的開放式雙線圈設計。這種設計優化了電諧振,使得設備可以在電場中自由移動而不影響充電效果。新技術不僅有望徹底改變電子設備的充電方式,還可能改變人們對於電磁力的理解。

  【總編輯圈點】

  這是無線充電技術的一個裡程碑。因為該技術不僅實現了在三維空間內的任意位置為電子設備充電,還解決了傳統磁共振無線電力傳輸中,效率受接收器位置影響的問題。它的功率傳輸效率展示了其強大的實用潛力。這一技術的出現,可能對智能家居、智能工廠以及個人移動設備產生深遠影響。譬如簡化家用電器布線,讓物流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實現無線充電,還可以應用於電動交通工具,如讓自動導引車、無人機等在作業過程中隨時獲得能量補充,延長工作時間。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