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作用
當前,如何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各方關注的一個重點。農業科技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驅動力,提高農業競爭力、推進農業強國建設必然意味著科技創新強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科技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農業科技整體實力已跨入世界第一方陣,相關科技論文競爭力指數和發明專利申請量均居全球第一位,在作物組學和遺傳學、口糧新品種、農作物有害生物防控體系、耕地保護與地力提升技術、專用化大型家畜品種培育等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2%,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從2012年的57%提高到2023年的73%,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45%以上。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科技創新離不開政策的引導與支持。此前發布的《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統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強調基礎研究布局與高水平研究基地的建設。2021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提出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評價的“指揮棒”作用。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科技創新的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就喜人的同時也必須看到,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在生物育種、關鍵農機裝備、農業科技應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科研經費投入渠道以及市場化體制機制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弱項。面向建設農業強國的目標,要更加著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讓農業科技發揮穩產保供的支撐作用。
加大農業科技產業政策和專項資金的扶持力度,推進農業科技全鏈條創新,覆蓋農業產業需求全領域。農業科技創新不僅要著力於農作物良種、高端農機裝備、合成農藥、有機復合肥料等硬技術產業,也要發力於土壤地質改善、科學噴灌技術改進、防虫防害能力提升、科學施肥降本增效、有效收割增收、科學儲藏減損、農產品品質提升、低碳綠色推廣等軟技術產業,還要涵蓋有效降低自然災害方面的技術創新,例如農業氣象技術開發與服務、國土測繪技術提升與服務等方面。
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協同高效,加速科技創新與市場經濟深度融合,切實強化涉農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這就要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分類支持培育涉農科技創新領軍企業,逐步形成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企業集群。逐步建立以涉農科技創新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融通創新機制,堅決破除身份、等級壁壘。優化並完善協同推進創新成果落地機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制度與風險保障制度,強化對涉農科技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推進國家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各類創新平台建設,平等對待各類科技創新主體。
制定更加積極有效的人才政策。對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與引進要積極主動適應農業產業發展的需求。對農業科技人才的流動應圍繞實踐需要展開,堅決破除人為設置的身份與機制障礙。對農業科技人才的使用要充分發揮人才價值,用高質量的人才供給為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提供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