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我們持續深化數智賦能
◎本報記者 崔 爽
2024年,數智化浪潮繼續席卷全球。挺立潮頭,數字中國建設邁出新步伐。
從規劃新建100個以上可信數據空間,到全球首發5G-A商用部署、發布各類人工智能(AI)大模型產品,再到推動聯大協商一致通過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這一年,我國推進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布局數字化基礎設施不斷取得新突破,推動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涌現,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開展
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
1月中旬,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五部門發布《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大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
《通知》提出9項試點內容,包括建設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提升車載終端裝配率、建立城市級服務管理平台、開展規模化示范應用、探索高精度地圖安全應用、完善標准及測試評價體系、建設跨域身份互認體系、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探索新模式新業態。試點期為2024—2026年。
在建設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方面,《通知》要求,實現試點區域5G通信網絡全覆蓋,部署C-V2X(蜂窩車聯網)基礎設施﹔開展交通信號機和交通標志標識等聯網改造,實現聯網率90%以上﹔重點路口和路段同步部署路側感知設備和邊緣計算系統,實現與城市級平台互聯互通,探索建立多杆合一、多感合一等發展模式。
在提升車載終端裝配率方面,《通知》提出,分類施策逐步提升車端聯網率,試點運行車輛100%安裝C-V2X車載終端和車輛數字身份証書載體﹔鼓勵對城市公交車、公務車、出租車等公共領域存量車進行C-V2X車載終端搭載改造,新車車載終端搭載率達50%等。
為推動開展規模化示范應用,《通知》鼓勵在限定區域內開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車、自動泊車、城市物流、自動配送等多場景應用試點。
7月,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公布,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海南省海口—三亞—瓊海聯合體等20個城市(聯合體)入選。試點工作有利於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技術落地與規模應用。
“十四五”5G建設發展目標提前完成
有序向5G-A升級推進
3月底,中國移動在杭州全球首發5G-A商用部署,公布首批100個5G-A網絡商用城市名單﹔其后,中國電信在上海、深圳推出5G-A套餐﹔中國聯通在廣東佛山建成空域連續覆蓋的5G-A試點網絡……
這是我國推動5G網絡向5G-A升級的縮影。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我國5G基站總數已超過414萬個,平均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29個,提前完成了“十四五”期間5G建設發展目標。5G網絡全面覆蓋政務中心、文旅景區、交通干線等重點熱點場所,並不斷向農村邊遠地區拓展,5G應用已經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80個。
當前,5G正向5G-A升級演進,我國正進入5G發展的“下半場”。5G-A是5G創新發展的重要階段,通過基於5G網絡進行軟件升級、硬件增強等方式,可根據不同業務需求分場景實現速率、時延、連接、能效等性能提升,並拓展支持感知、智能、計算等融合功能。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門前不久印發的《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按需推進5G網絡向5G-A升級演進,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5G-A超寬帶特性規模覆蓋。
“天工開源計劃”啟動
人形機器人產業跑出“加速度”
4月底,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全球首個純電驅擬人奔跑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天工”。它能以6公裡/小時的速度穩定奔跑,即使在“盲視”情況下,也能平穩通過斜坡和樓梯,能在磕絆、踏空等情況下靈活保持步態穩定。
4個月后,在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具身智能產業趨勢與未來發展論壇上,“天工”升級版——“天工1.2MAX”亮相。它不僅“長高”、變“強壯”了,也更“聰明”了,實現了全鏈路具身智能能力閉環,涵蓋從感知指令到執行任務的全流程,能完成語音交互、無序抓取等復雜動作。
不僅“天工”,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宇樹科技的通用人形機器人H1等在2024年國內各大展會上吸睛無數。今年,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多地加快建設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探路人形機器人的標准化和產業化。
11月,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啟動“天工開源計劃”,將陸續把本體、數據集、運動控制等方面的技術成果面向行業開源開放。全球高校、科研院所、集成商等可在此基礎上再開發,加速推動人形機器人真正進入人類生活。
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24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生態發展研究》顯示,在政府引導和投資驅動下,2024、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將持續高速增長,一批領先產品將開始小規模量產,同時也將有更多其他行業企業跨界入局。2026年,我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將突破200億元。
人工智能產業標准加快完善
計劃新制定國家和行業標准50項以上
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技術創新、產品創造和行業應用等方面實現快速發展,形成龐大市場規模。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4)》顯示,我國初步構建了較為全面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相關企業超過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接近6000億元,產業鏈覆蓋芯片、算法、數據、平台等上下游關鍵環節。截至2024年6月,我國已有2.3億人使用過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佔整體人口的16.4%。
人工智能產業呈現出創新技術群體突破、行業應用融合發展、國際合作深度協同等新特點,亟需完善人工智能產業標准體系。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印發《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准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以下簡稱《指南》),旨在更好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
《指南》指出,人工智能標准體系結構包括基礎共性、基礎支撐、關鍵技術、智能產品與服務、賦能新型工業化、行業應用、安全/治理等7個部分。
《指南》提出,到2026年,標准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水平持續提升,新制定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50項以上,引領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准體系加快形成﹔開展標准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超過1000家,標准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效更加凸顯﹔參與制定國際標准20項以上,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全球化發展。
盤古大模型5.0發布
助力企業全場景應用AI技術
6月下旬召開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4,盤古大模型5.0正式發布,在全系列、多模態、強思維三個方面帶來全新升級。
全系列方面,盤古大模型5.0包含不同參數規格的模型,以適配各種業務場景。十億級參數的Pangu E系列可支撐手機、PC等端側的智能應用,百億級參數的Pangu P系列適用於低時延、高效率的推理場景,千億級參數的Pangu U系列為企業通用大模型提供堅實底座,萬億級參數的Pangu S系列超級大模型能夠助力企業全場景應用人工智能技術。
多模態方面,盤古大模型5.0能夠更好更精准地理解物理世界,包括文本、圖片、視頻、雷達、紅外、遙感等更多模態。它在圖片和視頻識別方面,可支持10K超高分辨率﹔在內容生成方面,採用業界首創的STCG(可控時空生成)技術,聚焦自動駕駛、工業制造、建筑等多個行業場景,可生成更加符合物理規律的多模態內容。
復雜邏輯推理是大模型成為行業助手的關鍵。盤古大模型5.0將思維鏈技術與策略搜索深度結合,極大地提升了數學能力、復雜任務規劃能力以及工具調用能力。
盤古大模型持續深耕行業,已在30多個行業、400多個場景中落地,在政務、金融、制造、醫藥研發、煤礦、鋼鐵、鐵路、自動駕駛、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氣象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不止盤古大模型,2024年不少國產大模型邁入和實體產業相融合的新賽道,紛紛拼應用、拼落地,挺進實體經濟這片“主戰場”。隨著對產業的滲透率不斷提高,大模型賦能效應持續顯現,不斷提升經濟活力。
通信技術托舉低空經濟“起飛”
打開萬億級市場空間
6月底,國內首個“低空+軌道”空鐵聯運項目在深圳北站樞紐東廣場正式開航,為旅客提供深圳空鐵交通一站式接駁服務。2024年,低空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
低空產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航空技術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在5G-A等新一代通信技術加持下,“低空+”場景加速從想象走進現實。5G-A通感一體技術實現了通信與感知的融合,極大提升低空飛行器的跟蹤和管理能力,為低空空域開放和無人機在物流、交通、應急、植保、測繪等場景的應用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3月底,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特征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撐和保障“短途運輸+電動垂直起降”客運網絡、“干—支—末”無人機配送網絡、滿足工農作業需求的低空生產作業網絡安全高效運行,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2024年,各地紛紛出台相關政策支持發展低空經濟,空域改革、場景培育、產業發展不斷深入。多方合力之下,低空經濟將“飛”得更高更遠。
銀河麒麟發布首個AIPC版本
國產操作系統取得新突破
8月上旬召開的2024中國操作系統產業大會上,國產操作系統銀河麒麟發布首個AIPC版本。這是一款與人工智能融合的國產桌面操作系統,填補了我國操作系統端側推理能力研發的空白。
操作系統承接上層軟件生態與底層硬件資源,為AI算法、模型與應用的運行提供支撐環境,在IT國產化中發揮重要作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全球操作系統廠商主要為歐美企業。我國操作系統發展起步晚、系統生態存在短板,趕超壓力大。銀河麒麟發布首個AIPC版本,標志著我國操作系統領域自主安全與自主創新取得雙突破。
這一版本的一大亮點是能夠實現端側推理能力。通過構建高效的國產操作系統端側智能引擎,這一系統支持離線狀態下的大模型推理,可降低數據傳輸延遲與帶寬消耗,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同時,優化用戶體驗。這一系統還能實現對多種模型的統一管理和調度,幫助用戶省去全棧調校的步驟,讓用戶在一個硬件設備中方便地運行多種模型。其中,銀河麒麟操作系統AI子系統不僅實現模型的統一管理和調度,還衍生出日程管理、記憶地圖、智能搜索等新能力,可以把豐富多彩的雲端模型和AI能力落地到個人電腦中。
生態是國產操作系統產業發展的關鍵。麒麟軟件持續加強同國產CPU(中央處理器)、數據庫、中間件等基礎軟硬件的深度適配優化和整體調優,已在金融、能源、交通、教育、通信等重點領域布置核心業務系統。數據顯示,麒麟軟件軟硬件適配總量已超過520萬次,麒麟軟件應用商店累計下載總次數超過7500萬人次、日下載量超10萬人次。
原生鴻蒙操作系統發布
實現移動操作系統完全自主可控
10月,我國首個國產移動操作系統——華為原生鴻蒙操作系統(HarmonyOS NEXT)正式發布。這是繼蘋果iOS和安卓系統后,全球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
原生鴻蒙操作系統從內核到數據庫、編程語言,再到開發環境,全鏈條全過程均系自主研發,是我國首個實現全棧自研的移動操作系統,實現移動操作系統的完全自主可控。鴻蒙也是行業首個打通多設備、多場景,支持多樣交互、自由流轉的泛終端操作系統,可實現手機、穿戴、汽車、全屋智能等多設備場景互聯。
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加之配套的鴻蒙內核、編程語言、開發環境,以及基於該系統開發的各類應用,可幫助用戶獲得更高的安全性和長期可用性。過去一年,華為聯合國內上萬家生態伙伴、數十萬人投入鴻蒙原生應用開發,加快國產軟件、物聯網、人工智能、政務和民生應用產業發展,助力構建國產全面創新的信息技術產業鏈。
目前,以開源鴻蒙為底座的生態設備突破10億台,持續賦能千行百業轉型升級。隨著華為Mate 70系列、Mate X6系列手機陸續上市,鴻蒙生態設備數量持續增加。11月26日,華為在Mate品牌盛典期間宣布,2025年所有新發布的華為手機和平板產品都將搭載原生鴻蒙操作系統。
原生鴻蒙操作系統的上市和鴻蒙生態的持續完善,是華為及其合作伙伴在操作系統技術和軟件生態創新領域交出的“中國企業答卷”。
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印發
加快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
11月,國家數據局印發《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促進數據要素合規高效流通使用,加快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
可信數據空間是基於共識規則,聯接多方主體,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的一種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是數據要素價值共創的應用生態,是支撐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的重要載體。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8年,可信數據空間運營、技術、生態、標准、安全等體系取得突破,建成100個以上可信數據空間,形成一批數據空間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基本建成廣泛互聯、資源集聚、生態繁榮、價值共創、治理有序的可信數據空間網絡,各領域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水平顯著提升,初步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數據生態體系。
圍繞總體目標,《行動計劃》部署了三項重點任務:實施可信數據空間能力建設行動,通過構建可信管控能力、提高資源交互能力、強化價值共創能力,打造可信數據空間的核心能力體系﹔開展可信數據空間培育推廣行動,主要是布局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五類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和應用推廣,探索各類數據空間的場景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創新﹔推進可信數據空間筑基行動,圍繞制訂關鍵標准、攻關核心技術、完善基礎服務、強化規范管理、拓展國際合作等方面,全面夯實可信數據空間發展基礎。
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之友小組成立
幫助發展中國家平等受益
12月初,中國和贊比亞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共同舉辦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之友小組首次會議,標志著該小組正式成立。這是推進落實人工智能能力建設聯大決議的后續行動,充分彰顯中國推動人工智能包容普惠發展的決心。
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指引下,今年7月,中國推動聯大協商一致通過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140多個國家參加聯署。
當前全球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產生深遠影響。但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尚未能真正接觸、使用人工智能並從中受益,全球數字鴻溝仍有擴大之勢。廣大聯合國會員國普遍期待就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加強國際合作,平等發展和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共享人工智能知識成果。
中國推動聯大通過的這份決議聚焦人工智能能力建設主題,圍繞加強相關國際合作提出一系列重要務實舉措,旨在幫助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從人工智能發展中平等受益,彌合數字鴻溝,完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決議獲得協商一致通過,表明廣大會員國普遍贊同通過對話合作加強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充分彰顯出中國對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的負責任態度和重要引領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