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花裡的經濟動能 顏值變產值“俏”動千億市場
1月8日9時,燦爛的陽光洒進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龍華鎮臘樹村三角梅基地,紅、黃、白……各色紛繁的三角梅爭相開放。冬日時節,顏色艷麗的三角梅不僅給臘樹村帶來了美麗風景,也為當地村民鋪就了一條增收致富路。
“現在村裡每家每戶院子裡都種上了花。”三角梅基地負責人盧聖明介紹,2017年,該村引進了三角梅基地,一次性解決了三角梅從種植技術到花卉銷售的全流程問題。“一盆幼苗我們以2元的價格賣給村民,花期時再以6元收購,幫助村民致富。”目前,基地三角梅種植面積已達220畝,帶動了村中65戶次村民就業,人均年增收2萬余元。
從“顏值”到“產值”,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全國花卉種植面積約150萬公頃,花卉產業從業人員超500萬人。花卉產業,正激活經濟增長新動能。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隨著春節的到來,各地花卉市場迎來銷售旺季,花卉消費熱潮涌動,花卉產業發展市場迎來“春暖花開”。
走進北京黃土崗花卉市場,一進門便仿佛置身花山花海:蝴蝶蘭、發財樹、紅掌等傳統年花錯落布置,秋海棠、多肉各類盆栽“萌態”十足,鮮花經濟紅紅火火。
“早點買,性價比高。”北京市市民周女士選擇了佛手花作為年宵花,她告訴記者,“感覺這個花造型可愛,果子也更大,看起來更喜慶。”
“每一朵鮮花的背后,都是一條集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小溪認為,鮮花交易就像一張巨網,緊密地聯結著農戶、經銷商和物流企業。“小鮮花”串起了“大產業”,帶動了現代農業技術的運用、包裝設計的創新、冷鏈物流的提升、電子商務的興起、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金融服務的延伸。鮮花產業通過各個環節的緊密合作,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價值的最大化創造,展現了產業發展的無限可能。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花卉零售市場總規模達2165.8億元,其中實體花店零售業務市場總銷售額達986.5億元﹔鮮花電商零售市場規模達1179.3億元,佔花卉零售市場總規模的54.5%。
除了國內市場,我國花卉出口的速度也不斷提升。在“亞洲花都”雲南斗南花卉市場,隻需不到24小時,玫瑰便能抵達日本最大的鮮花批發市場——大田市場,該市場每周都會從雲南進口玫瑰2次至3次,幾乎每5秒就可以完成一次競拍。
“航空+冷鏈+高鐵”的立體運輸模式,完善的物流網絡和豐富的運力資源,讓中國的鮮花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現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花卉貿易國。來自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花卉進出口貿易額達7.10億美元。其中,出口額4.38億美元,出口目的地國家和地區119個﹔進口額2.72億美元,同比增長15.95%,進口來源國家和地區57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