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航旅客運輸量7.3億人次,同比增長17.9%——
民航業“飛”出新天地(產經觀察·探析產業新動向②)

![]() |
圖①:東航C919執飛的MU721次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 |
航站樓內,人流穿梭不息﹔機場跑道,客機起降繁忙……2025年春節假期,民航業累計運輸旅客182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9%,其中2月3日發送旅客量創歷史新高,“飛”出紅火開年。
回望2024年,民航業表現同樣優異。在河南,鄭州機場完成貨運量82.5萬噸,創下1997年通航以來最高紀錄﹔在北京,大興機場旅客吞吐量近5000萬人次,較2023年增加超1000萬人次﹔在上海,國產大飛機C919迎來第100萬名旅客……2024年,民航業全年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485.2億噸公裡、旅客運輸量7.3億人次、貨郵運輸量898.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5%、17.9%、22.1%,較2019年分別增長14.8%、10.6%、19.3%,三大指標增長明顯。
去年以來,民航業發展呈現哪些亮點?今年如何保持增勢?記者採訪了民航局有關負責人及多家民航企業。
業績向好,效益持續改善
春節前,來自雲南昆明的鄧先生和家人一起登上了祥鵬航空8L9555次航班:“年年都在家過年,今年想去哈爾濱體驗下冰雪活動。飛機上座無虛席,都是從春城去冰城的游客。”
祥鵬航空市場營銷部負責人介紹,2024年以來,公司國內客運業務火熱,春運期間,貴陽至泉州、昆明至重慶等航線客座率超95%,“針對旺盛需求,我們積極新開、復飛和加密多條航線,加大寬體機運力投放,進一步提升運輸能力。”
航旅縱橫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民航國內客運供需兩旺,國內旅客量超6.4億人次,同比增長13%,客運航班運行量超475萬班,同比增長4.2%。與此同時,國際航線也加快恢復。
2024年9月25日,搭載285名旅客的南航CZ667次航班從廣州白雲機場起飛,12小時后抵達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尼古拉·特斯拉機場。這是南航新開的一條國際航線,4個月以來,已運輸旅客超2萬人次,有力支持了兩國間經濟文化交流。
去年以來,民航局高質量推進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國際客運航班增至每周6400班,新增“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航點19個,我國至中亞、西亞、歐洲等方向的旅客運輸量已超過2019年水平。
客運量節節攀升,貨運量也實現較快增長。
1月23日深夜,一架貨機滿載上百噸貨物從湖北鄂州花湖機場起飛,前往比利時列日。當天,花湖機場單日貨郵吞吐量創新高,達5999噸。2024年,花湖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102.5萬噸,較2023年增長296.83%,機場空運進出口規模實現從百億元到千億元的跨越,增長5.57倍。
一系列業績指標向好,帶動民航企業經營效益穩步改善。
中國航協數據顯示,2024年航空公司整體盈利44.7億元,有20家航空公司實現盈利。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全行業同比減虧206億元,總體實現扭虧為盈。這份企穩回升的成績單來之不易,同時也印証民航業量質齊升的發展勢頭得到進一步增強。
服務升級,盡享往來便利
“如果您是廈航會員,可在廈航APP或小程序開通綠色賬戶,隻要完成輕裝出行、無紙值機等行為,就能獲得綠色能量。”2月3日,在廈門高崎機場,廈航值機櫃台的工作人員時敏正在給旅客講解綠色賬戶,“輕裝出行可獲得20至50克綠色能量,無紙值機可獲得50克綠色能量,積累到396克能量后,就能兌換一棵樹苗。”
據統計,目前已有近100萬人開通了廈航綠色賬戶,形成綠色出行新風尚。依靠旅客助力,廈航在內蒙古、遼寧等地種下4萬多棵樹苗,造林面積達700畝。
啟動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試點、持續推進機場運行電動化、運輸機隊噸公裡碳排放量同比下降7.1%……2024年以來,行業綠色轉型深入推進。
更好滿足進出境旅客需求,是民航服務的另一大亮點。隨著我國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樞紐機場創新服務舉措,便利旅客出行。
“我們想去白石橋南附近的一家酒店,請問怎麼走?”日前,在北京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兩名印度旅客走出到達層,找到“北京服務”機場服務點詢問。“您是想打車還是乘地鐵?是否需要下載移動支付軟件?有沒有辦電話卡和流量包?”櫃台工作人員用英語耐心引導、一一解答。“第一次來北京,這個櫃台對我們很有幫助。”“一站式”辦理相關業務后,旅客連連點贊。
2024年以來,北京首都機場接連推出多語種信息指引、便捷通關、商業消費便利化支付等一系列配套服務。目前,僅“北京服務”櫃台日均咨詢量就達2000人次,有效對接旅客抵離需求。
此外,對“一老一小”等重點旅客,民航服務也更加細致入微。
“我和老伴回東北老家,孩子沒能送我們,找到機場工作人員后,他們從安檢到登機全程護送,非常暖心。”近日,75歲的宋先生特意委托家人將感謝信送到合肥機場,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機場服務的肯定。
“2024年起我們推出特服延伸延時服務,針對獨自乘機老人、小孩提供全流程引導、行李提拿、航站樓外接送、陪伴等服務。”合肥機場旅客服務部副總經理黃友軍介紹,機場還新增專屬服務櫃台標識、提供特殊旅客手環等,去年全年服務特殊旅客超1.4萬人次。
不只是服務特殊旅客,2024年民航業廣泛開展“民航服務提質增效年”主題活動,千萬級機場航班近機位平均靠橋率達83.8%,全國航班正常率達87.1%,連續7年保持在80%以上,旅客服務質效持續提升。
保障給力,覆蓋更多地區
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2024年以來,我國民航安全取得積極進展。
1月23日,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大雪紛飛,氣溫降至零下20攝氏度。“面對極端天氣,我們強化安全措施,全力保障供油安全。”中國航油新疆公司烏魯木齊航空加油站副經理蔣斌說,加油站嚴密做好設施設備防寒防凍工作,強化機坪運行安全管理,開展巡查監控,及時排除故障隱患。
“經過全行業努力,2024年在飛行量穩步增長的情況下,運輸航空責任原因征候萬時率明顯下降。”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說,在國際民航組織對我國普遍安全監督審計中,中國民航取得90.19分的優異成績,位居航空大國前列。
除了安全保障,民航在多式聯運、空空中轉等交通保障方面也取得新進展。
“輸入出發地、目的地和日期,系統會自動提供航班與高鐵車次。選定航班、車次組合后,就能一鍵下單購買空鐵聯運票。”日前,旅客王女士使用南航APP體驗了一把空鐵聯運,“從洛陽到廣州,以前需要用幾個APP查詢,自己琢磨中轉線路,如今空鐵聯運直接提供最優出行方案,省時省心。”2024年,民航與鐵路緊密“牽手”,鐵路12306上線東航、國航、南航、春秋等七家航空公司的空鐵聯運產品,空鐵聯運服務覆蓋國內97個樞紐城市。
“干支通、全網聯”則是民航提升通達性的又一改革舉措。
1月24日,在內蒙古烏蘭浩特機場,乘客李先生登上前往呼和浩特的飛機,與普通機票不同的是,他的機票上寫著兩個目的地。“我這是通程航班,先到呼和浩特,再中轉去海口。”他感慨,以前去海口隻能從北京中轉,有了通程航班后,7小時就能到海口。
2024年,內蒙古機場集團支線機場至呼和浩特日均航班量達66班,同比增加13.8%,中轉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隨著空中交通網越織越密,截至去年底,航空服務覆蓋全國92.6%的地級行政單元、91.2%的人口、94.3%的經濟總量,越來越多地區高效便捷地融入全國航空網。
“展望2025年,民航市場發展前景更加廣闊。”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分析,從全球看,國際航協預計今年國際航空客運量將首次突破50億人次,航空業總收入將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從國內看,近兩年我國每年新增航空人口4000萬左右,目前航空總人口達4.7億,已成為全球航空人口最多的國家。“國民收入穩步增長、法定假日增加,以及免簽國家范圍進一步擴大等,都將進一步激發航空出行熱情,推動民航業向好發展。”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說。
“今年,在堅決守牢航空安全底線的前提下,要進一步提升綜合效益。”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要優化國內航空快線品質,做深做實“干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網絡服務體系,聚焦入境游、低空游、親子游、銀發游等,不斷豐富航空產品供給。另一方面,積極打造國際中轉市場,繼續穩妥推進空鐵聯運,有效擴大航空市場輻射范圍,更好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要。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9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