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創新跑好人工智能發展“接力賽”

近日,深圳、蘇州等多地政府部門和企業宣布部署應用DeepSeek,以開放姿態擁抱人工智能全棧技術和產品體系創新,賦能千行百業。這種跨地域、跨領域的協同進化,正在打破傳統產業鏈的線性結構,編織出更加立體、靈動的創新網絡。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崛起,不是孤島上的“獨角戲”,而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薪火相傳的接力跑。每一步跨越,都是前一步的前行﹔每一次突破,都是“集齊最硬鱗甲”、根植於深厚技術積澱的耀眼攀升。
從DeepSeek的部署軌跡可以看到,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已形成“基礎設施共建-技術要素融合-創新生態共享”的遞進式路徑。當京津冀的算法突破能即時轉化為長三角的制造精度,當西部的算力資源可無障礙支持東部的數據處理,城市群的差異化優勢,正在拼接出中國人工智能協同發展、接續奮進的完整圖景。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路徑証明,要構建持續創新的永動機,就要打造開放的技術標准、共享的數據資源、協作的研發機制,為千百萬創業主體在良好的生態系統中開拓更充足的發展空間。
當前,“算法+硬件+數據”的創新范式組合,正在書寫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獨特敘事。從華北的煤礦到西南的電廠,從吉林大學明察秋毫的“教師助手”,到浙江智能醫院裡精准專業的“醫生搭檔”,再到上海街頭眼觀六路的自動駕駛網約車“老司機”,在一系列細化推進舉措的助力下,人工智能技術與各行業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正在向縱深發展。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積極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中國培育壯大智能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站在技術革命的潮頭回望,DeepSeek的突破既是裡程碑,更是新起點。它提醒我們:當每個創新主體都甘做后來者的階石,當每次突破都能轉化為產業公用的基礎能力,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必將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超越之路。 (記者王攀)新華社深圳2月18日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