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競爭推動平台企業革新進步

已經很久沒關注外賣的新消息了,反正就那兩個平台,價格差不多,能點的餐館也差不多。然而最近京東突然上線了“品質外賣”,現在也能點海底撈、瑞幸咖啡、蜜雪冰城、棒約翰等知名餐飲品牌的外賣了。
對京東的入局,有人視為崛起新機會的契機,有人擔憂是新一輪燒錢的開始,更多人則期待市場革新。但不管怎麼說,這條“鲇魚”已攪動了一池春水,讓沉寂已久的外賣“江湖”泛起了漣漪。
當競爭缺席,市場便陷入僵局。外賣市場現在基本上是兩家獨大,有一家優勢還更明顯一些。商家抱怨佣金太高,騎手說待遇不好,用戶覺得選擇太少。這個時候京東進場,就像闖入賽場的新銳球員,雖然還沒進球,但老將們得提防著點了。
有人擔心,京東進入會不會把市場搞亂了?恰恰相反。競爭不是壞事,而是可以多開幾扇門的“金鑰匙”。現在的外賣平台對商家來說,有點像做單選題。佣金高?沒辦法,不上平台更沒有生意﹔服務費貴?忍忍吧,誰叫顧客都在平台上呢。
新玩家一進來,情況就不一樣了,商家可以比較哪個平台更劃算,服務更好。還有外賣員,他們風裡來雨裡去,辛苦有目共睹,但其權益保障一直是個難題。現在好了,又多了一家平台要用騎手,其他平台是不是要考慮提升待遇來留住騎手?
競爭帶來的不只是選擇,還有進步。想想幾年前,我們點外賣可能就圖個方便。現在呢?不僅要快,還要食品安全有保障,服務態度要好,最好還能有些個性化推薦。這些進步都是競爭帶來的。多一些玩家加入,會加快這個進程。也許過段時間,我們就能享受到更智能的點餐體驗,更高效的配送服務,或者還有些我們現在想象不到的新服務。這就是競爭的魅力,它推動整個行業向前走。
京東進軍外賣市場,看似是一家企業的商業決策,實則蘊含著平台經濟不能停止奔跑的規律。京東未必能顛覆外賣行業的現有格局,但它再次驗証了一個道理——平台經濟的健康發展,既需要適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也需要持續的創新,以及規范的秩序。
回顧平台經濟的發展史,從共享單車到社區團購,太多行業在資本狂歡后隻剩一地雞毛。健康的競爭不應該只是價格戰,比誰補貼多,比誰燒錢狠。補貼大戰終會散場,品質長跑才是正道。我們歡迎競爭,不是因為喜歡看平台打架,而是希望市場能更健康,比如商家有合理的利潤空間,騎手有體面的工作環境,消費者能得到優質的服務。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
消費者手裡的選擇權是最管用的指揮棒。用一筆筆訂單投票,讓那些真正用心做服務的平台和商家脫穎而出,這才是促進良性競爭的最好方式。
這個春天,平台企業又開始拓展新業務,這本身就是一個鼓舞人心的信號。新業務的拓展,不僅展現了企業的活力與創新,更預示著平台企業在促消費、穩就業方面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這場始於外賣的漣漪,也許將激蕩出數字經濟的碧波萬頃,讓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因此變得更方便、更快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