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破局傳統防治局限 國產創新以“中國智慧”造福患者

2025年02月19日14:4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栗翹楚)新質生產力不僅是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關鍵因素,更是塑造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力量。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在工作任務的首位,並提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其中包括“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等。

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正駛入發展“快車道”,以國產創新藥為代表的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國家藥監局統計顯示,2024年累計批准上市創新藥48個。

隨著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進入創新發展的新階段,必須實現從跟隨創新到源頭創新的轉型。創新藥研發正是其中典型代表。

近日,全球首款重組抗破傷風毒素單克隆抗體新藥——新替妥®(中文通用名為“斯泰度塔單抗注射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破傷風全球每年約有上百萬例病例。破傷風梭狀芽孢杆菌廣泛存在於土壤、灰塵和動物糞便中,一旦通過傷口進入人體,便可能引發感染。

珠海泰諾麥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生產上,新替妥®採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擺脫對‘人血’和‘馬血’作為原料的依賴。在應用上,相較於傳統的‘破傷風針’,產品將給藥流程從傳統“皮試+多次觀察+劑量調整”的復雜模式簡化為‘一針即走’。”

創新藥的背后是企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通過研發新的生產要素改進生產流程和生產效率,以及開發和推出嶄新的產品或服務去實現科技創新。

如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新發展引擎,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創新戰略布局和保障供應鏈穩定的重點。集中力量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也已經成為加大醫藥創新力度和培育發展醫藥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

“從分子發現,到非臨床實驗,再到臨床試驗等一系列產品研發到上市的整個環節,國產創新藥做到‘源頭創新’,代表了生物制藥領域中的新質生產力。”該負責人說。

業內專家表示,我國創新藥在研發管線和上市數量指標上,部分領域與國際水平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縮短。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乎國計民生、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其加速發展已成各界共識。該負責人表示:“作為創新型生物醫藥藥企,企業自身在全鏈條支持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發揮的作用意義重大。我們通過五項創新舉措,探索自身發展新路徑,共同構建具有顯著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新質生產力。”

國產創新藥的快速發展,不僅極大提升了患者的用藥可及性,也顯著降低了患者用藥負擔。”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副會長程增江說,“國產創新藥的大量涌現,既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用藥選擇,也為降低藥價打下了堅實基礎。”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我國已建立日趨完備的創新藥研發體系、產業體系和政策體系,創新藥產業潛力巨大、未來可期。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確保相關政策措施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創新藥產業一定能向更高水平邁進,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編:孫紅麗、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