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共謀材料創新與技術突破 固態電池產業化提速

2025年02月19日16:3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栗翹楚)近日,由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主辦,以“全固態電池材料創新與研發平台升級”為主題,2025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年會暨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在致辭中指出,我國固態電池產業化發展前景光明,但任重道遠,需同心協力。固態電池產業化仍需解決技術、工藝和成本的問題。從當前全球固態電池研發進展來看,量產技術工藝有待成熟,2027年前后實現小批量生產。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專家委員會主任陳立泉回顧了固態鋰電池研究方面的發展歷程和技術突破,包括固體離子學的研究、聚合物鋰電池的研發以及硫化物固體電解質材料的進步等內容,梳理了全固態電池領域關鍵問題和難點。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王建華表示,歐陽明高院士領銜的科技創新團隊,搭建了一個全新模式、全產業鏈融通的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希望平台強化基礎研究方面,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進程,加大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理事長歐陽明高發表了主題為《產學研協同構建中國全固態電池技術平台——全固態電池材料創新與研發平台升級》的主旨報告,研判全固態電池技術路線,明確總體思路,當前要聚焦以硫化物電解質為主體電解質匹配高鎳三元正極和硅碳負極的技術路線。

當前正值全球AI技術快速迭代關鍵時期,大語言模型和AI for Science結合,升級研發平台,成為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體系創新與構建的加速器。據悉,歐陽明高院士團隊已聯合行業三十余家企業,開展了全固態電池垂直領域大模型的研發與優化,構建全行業共享的研發公共服務平台,探索新型AI for Science科研新范式,將最新的AI技術落地到全固態電池研發及產業化進程中。

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孫世剛以“全固態電池挑戰與創新研究”為題進行了主旨發言。他表示,在材料科學方面,尋找合適的固體電解質是關鍵。理想狀態下的固體電解質需要具備高離子電導率、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及機械強度。其次,界面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固態電池中電極與電解質之間的界面接觸不良會導致電池內阻增加,影響電池的整體性能。此外,生產工藝復雜、成本高昂等問題也限制了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會上,一汽集團首席科學家兼研發總院(科技創新管理部)高端汽車集成與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德平,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分別以“全固態電池發展思考及中國一汽研發實踐”和“固態電池技術發展”為主題進行發言。

(責編:孫紅麗、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