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市場跨區域流通趨勢增強

消費者如何放心選購二手車

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25年02月20日06: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雙雙超過3100萬輛﹔二手車累計交易量1961.42萬輛,同比增長6.52%,累計交易金額為12852.05億元。其中,二手車市場跨區域流通趨勢增強。消費者如何放心選購?

  “就江蘇的二手車市場而言,新能源汽車佔比約15%。由於智能化、電動化、性價比高等特點,新能源二手車尤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購買人群中,90%是35周歲以下的年輕人。”江蘇省南京市二手車流通協會會長、南京大公二手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勤告訴記者。

  “全國約有70%的二手車市場會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認定、開具評估報告,但也有部分商家存在經營不規范的情況。”李勤說。

  江蘇省消保委投訴部主任傅錚介紹,從近年的糾紛案例來看,消費者購買二手車面臨的問題主要有隱瞞車輛行駛真實裡程數等車況信息、隱瞞車輛泡水或發生重大事故等記錄、未簽訂買賣合同或合同存在不公平格式條款3種情況,可採取相應的規避對策。

  核實真實行駛裡程信息

  在二手車交易中,糾紛的常見源頭是車輛的實際狀況與商家的宣傳不符,涉及汽車顏色、型號、零件配置、行駛裡程數等多方面。其中,商家隱瞞車輛實際行駛裡程數的問題較為突出。

  二手車的行駛裡程數屬於交易的重要信息,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選擇。二手車商家擅自篡改表顯裡程數或謊告真實裡程數的行為,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除對車輛品牌、顏色等進行挑選外,更要關注車輛行駛裡程數等信息,對所購車輛信息詳細研究核實后,再辦理相關購買手續。如果消費者通過線上渠道購買,下單前務必實地查看車輛真實狀況,避免實物與圖片不符。

  在購買車輛后,若發現任何問題,可請專業的車輛評估公司檢測,並及時搜集保存相關証據。隨后,可與商家協商,或向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投訴,必要時可向法院提起訴訟以維護自身權益。

  仔細查看車輛外觀內飾,以防事故車、泡水車

  在二手車交易的投訴案例中,部分消費者反映購買車輛與實際約定不符,是事故車、泡水車偽裝的。汽車作為高速行駛的交通工具,一旦泡水或發生較為嚴重的事故,即使被維修,由於零部件的更換以及未更換部件在事故中受到了撞擊影響,車輛安全性能會受到影響。若商家隱瞞真實車況,將此類車輛出售給不知情的消費者,可能要根據具體情況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消費者應仔細查看車輛的外觀與內飾,特別要注意檢查車身結構的鏽蝕跡象。同時,應留意車內的霉味、車座和內飾存在的水漬或霉斑情況,這些可能是車輛曾經遭受水損的証明。消費者還應詳盡檢查車輛的歷史記錄,涵蓋事故、維修及保養記錄,檢查車輛相關鑒定報告,注意辨別報告真偽。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在多種路況下試駕,充分體驗車輛行駛狀況。若消費者在購買后發現車輛為泡水車或事故車,與實際不符,有權要求商家解釋或更換車輛。

  簽訂正規買賣合同,妥善保存交易憑証

  購車過程中,部分消費者出於對商家的信任或因法律意識不足,未與商家簽訂書面合同,以致在糾紛發生時,無法提供確鑿的原始証據,面臨維權難題。

  還有部分消費者雖然與商家簽訂書面合同,但合同中存在由商家單方面擬定的不公平格式條款,比如“裡程不負責條款”“車況不負責條款”等,會限制甚至排除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

  對此,消費者應與商家充分溝通,堅持簽訂書面合同,要求商家把承諾所售車輛無事故、無泡水、無重大維修事項、原版原漆等內容納入合同,對於車輛的瑕疵和缺陷,應有確切說明和相應的責任承擔條款,並將二手車《車輛信息表》作為銷售合同附件。面對不公平條款,消費者在購車前可以與商家協商,要求修改或刪除﹔購車后,也可向法院或仲裁機構主張撤銷合同。同時,消費者應妥善保存交易過程中的憑証,包括發票、合同、檢測報告、維修記錄、聊天記錄等,以備出現糾紛時作為証據使用。

  此外,傅錚還建議想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要選擇正規二手車企業交易,通過正規渠道選擇二手車交易市場、獨立二手車經銷商、大型二手車電商平台以及傳統4S店,購買前查詢企業的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等合法資質和誠信記錄。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20日 11 版)

(責編:白宇、衛嘉)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