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解碼地方“新春第一會”:從三組關系看高質量發展新勢能

人民網記者 栗翹楚 任妍
2025年02月21日08:5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勤春早,實干爭先。春節假期過后,不少地方紛紛舉辦“新春第一會”,認真研究經濟發展形勢,積極把握趨勢、謀劃對策。

“新春第一會”既落實中央精神,又聚焦自身發展。新一年,地方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如何把握中央精神與因地制宜發展?如何讓省內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協調聯動?如何處理經濟發展的“長板”與“短板”?圍繞三組關系,記者採訪了權威專家。

如何把握中央精神與因地制宜發展?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2025年要抓好的首項重點任務。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接受人民網專訪表示,把握中央精神與因地制宜發展是一致的,各地“新春第一會”均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謀劃2025年工作部署。例如,各省都把全方位擴大內需作為首要任務,但在工作重點上,各有側重,一些省份強調圍繞產業投資、設備更新、基礎設施等抓項目促投資﹔一些省份聚焦擴大以舊換新范圍、打造新消費場景、發展消費新業態等促進消費。

安徽省提出,要統籌抓好一季度各項工作,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以更大力度穩外資穩外貿,持續激發消費需求,加力落實各項政策,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以安徽的“開門穩”和“開門紅”為全國大局作貢獻。

河北省表示,要加緊推進項目建設,精准發力提振消費,扎實做好春耕備播、安全穩定等工作,確保一季度“開門紅”。

粵開証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接受人民網專訪表示,部分地方在落實中央精神過程中可能出現盲目執行、“一刀切”等現象。對此,一是要完善央地政策協調機制,建立政策落實反饋體系,創新考核評價方式,為政策落地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優化政策環境,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基層大膽探索創新。三是要完善地方工作機制,前期准備階段開展深入調研論証、制定實施路線圖,組織實施階段強化督導檢查、及時總結經驗,評估完善階段開展效果評估,優化調整措施。

如何讓省內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協調聯動?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暢通國內大循環,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生產力布局,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2月5日,湖北省舉行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推進大會,對“什麼是支點、怎樣建支點”進行了更深入的部署。

重慶“新春第一會”聚焦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建設目標任務,其中包括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提能提效等。

黃漢權表示,省(市區)要打破隻考慮自己“一畝三分地”的意識,強化全國一盤棋思想,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找准本地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重大區域戰略中的定位和使命,發揮優勢,強基固本,著力建設彰顯優勢、體現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與其他地區聯動發展、差異化發展,同時要按照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消除阻礙商品要素跨區域順暢流動的壁壘,形成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羅志恆認為,當前省內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面臨幾個突出難題:一是發展不平衡問題,各地區經濟基礎、產業結構、創新能力等存在顯著差異﹔二是行政區劃形成壁壘,地方保護主義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三是協調機制不夠完善,跨區域合作缺乏有效的利益分享和協調機制。對此,建議從建立健全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優化產業布局、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創新利益分享機制等方面持續優化合作模式。

如何處理經濟發展的“長板”與“短板”?

地方經濟發展的“長板”與“短板”問題,體現了地區間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的差異性。“長板”通常是某一地區在資源、產業、人才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和競爭力,是支撐地方經濟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短板”則是制約區域發展的關鍵瓶頸,可能源於產業基礎薄弱、體制機制障礙等多重因素。

羅志恆表示,各地在經濟“長板”方面各有千秋,但在“短板”方面卻面臨一些共性問題:例如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任務較重,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壓力較大,新興產業培育周期長、見效慢﹔要素市場化配置、營商環境等仍需進一步優化。

2月5日,遼寧優化營商環境暨三年行動決勝之年動員大會在沈陽舉行,優化營商環境已連續兩年成為遼寧“新春第一會”的主題。會議提出,要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強化法治建設和優化公共服務﹔推出一批具有遼寧特色的改革舉措和經驗成果,以改革“硬舉措”優化“軟環境”、激發新活力。

黃漢權表示,處理經濟發展的“長板”與“短板”的關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鍛造“長板”,鞏固和強化長板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功能改進、品牌建設等手段提升競爭力,把“長板”拉長,形成絕對領先的競爭優勢。二是補齊“短板”,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整合資源全力攻關,千方百計補齊“短板”﹔另一方面,以“長”帶“短”,通過加強區域合作和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發達地區帶動欠發達地區、產業鏈優勢環節帶動薄弱環節的良性互促發展格局。

“各地既要揚長避短,更要補齊短板,實現經濟發展的整體提升。”羅志恆表示,一要強化戰略引領,各地要深入分析本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避免簡單模仿和同質化競爭。二要優化產業布局,在做強優勢產業、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的同時,加快培育新動能,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三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責編:楊虞波羅、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