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熱“雪”沸騰 冰雪產業加速向“新”

觀冰燈、賞雪雕、忙冬捕,冰雪活動讓人流連﹔雪地賽馬、冰上龍舟、滑雪比賽,文體旅融合項目頻繁上演。去年冬天以來,全國多地熱“雪”沸騰。
“確定了近期赴新疆冰雪旅行的行程后,我打開平台預訂酒店時發現,全國不少地區在發放文旅消費券,額度還很大,特別劃算。”北京市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搶到了冰雪游的酒店和景區門票八折優惠券,在網上訂購加起來一共優惠了近500元。
此前印發的《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以冰雪運動為引領,帶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意見》提出兩個階段目標:到2027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5)》顯示,2023年至2024年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實現新突破,冰雪休閑旅游人數達4.3億人次,冰雪休閑旅游收入為5247億元。
河北張家口某滑雪場。受訪者供圖
“冰雪消費近年來持續火熱,有其經濟社會發展基礎。”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居民包括體育、文化、旅游等在內的新型消費增速已經開始超過了傳統消費支出。同時,推動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政策舉措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看到朋友圈好多朋友晒出的冰雕建筑、滑雪照,還有冰雪賽事現場圖,我太心動了。”廣東省廣州市郎女士對記者說,作為一個南方人,她對冰雪充滿了向往,近期她與親友約定去哈爾濱賞冰雕、學滑雪,體驗一下北國風光。
各地為接住消費者的“冰雪”熱情,持續投入“真金白銀”。新疆發放2400萬元消費券,覆蓋景區、酒店、餐飲等領域﹔遼寧省安排促消費等專項資金1500萬元,支持全省各級商務、文旅等部門豐富冰雪旅游消費場景,提供20萬至50萬元的冰雪特色活動補貼﹔吉林省將冰雪消費券總規模提升至1億元,首批3000萬元消費券已上線,最高可享300元減免和七折優惠。
“冰雪消費的增長也離不開供給側的創新。各類冰雪產業設施、產品和服務的持續‘上新’,有效釋放了冰雪消費潛能。”王裕雄表示。
在黑龍江哈爾濱,除了冰雪大世界,當地繼續打造太陽島雪博會、中央大街等熱門景點,新業態、新場景也為冰雪文化注入新活力。從冰雪運動到冰雪旅游,多種新模式、新玩法持續激發冰雪消費的活力與潛力,拓展冰雪經濟發展新空間。
凍梨、凍柿子、凍魚、凍餃子,冰雪美食節“粉墨”登場﹔AR冰箱貼、冰雪大雪糕,冰雪周邊一物難求﹔雪地越野、浪漫雪道、雪地摩托,冰雪活動亮點紛呈﹔全碳纖維滑雪板、3D打印定制化頭盔、功能性定制滑雪鞋墊,冰雪裝備“黑科技”表現亮眼……冰雪“禮遇大禮包”紛繁上演,特色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冰雪消費蔚然成風,冰雪產業串珠成鏈。
冰雪產業未來應如何發展?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要在不斷完善冰雪產業建設的基礎上,優化冰雪服務保障,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冰雪消費需求,讓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愛上冰雪運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