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專家:並非“七星”也非“連珠”“罕見”

唐佳
2025年02月21日15:4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77年一遇,比電影《哪吒2》的‘六星連珠’還難得……”近日,網絡上出現的一則消息:2025年2月28日前后,太陽系將上演罕見的“七星連珠”天象。

“所謂‘七星連珠’天象,實際上肉眼可見的行星隻有金星、木星和火星這三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王俊杰說。

並非“七星”

王俊杰表示,2025年2月28日前后,太陽系中的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將出現在黃昏日落后不久的天空中,形成所謂“七星連珠”的天象。這些行星從最西端的土星到最東端的火星,張角為117°,橫跨大半個天空。

“然而,由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亮度極低,肉眼幾乎不可見。土星和水星也因距離太陽較近,淹沒在黃昏的天光中,難以觀測。因此,實際肉眼可見的行星可能隻有金星、木星和火星這三顆。”王俊杰說。

Stellarium模擬2025年2月27日“七星連珠”。上海天文館供圖

Stellarium模擬2025年2月27日“七星連珠”。上海天文館供圖

並非“連珠”

“所謂‘七星連珠’,顯然指的是在地球上看到太陽系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排成一線。所謂‘天象’,是指以‘地球視角’下的現象。”上海天文館展教中心副研究館員施韡表示,該情況下討論的行星連珠是以地球為圓心的一個扇面,“前述所說的‘張角為117°’就是這個扇面的角度。”

模擬2025年2月28日太陽系空間視角。上海天文館供圖

模擬2025年2月28日太陽系空間視角。上海天文館供圖

“所謂‘X星連珠’,並無標准定義,甚至不算什麼特殊天象。”施韡解釋稱,因為太陽系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幾乎都在同一平面上,“我們通常拿地球公轉軌道面,即黃道面,作為參考。軌道傾角最大的是水星,也隻差了7°。這種現象被稱為‘共面性’。從地面上來看,這些行星始終在黃道附近運行,幾乎每天都在‘連珠’。因此它們天然地就像是一串珍珠,無非就是離得近些還是遠些,或者是在太陽的一側還是兩側。”

“還有一種‘七星連珠’的理解,屬於‘空間視角’。”施韡進一步解釋說,即以太陽或某一顆行星為圓心的一個扇面。“如果真的出現八大行星一字排列,我們在地面上頂多也隻能看到‘五星連珠’。水星和金星肯定在太陽一側,無緣相見。”

行星連珠空間視角與地球視角示意圖。上海天文館供圖

行星連珠空間視角與地球視角示意圖。上海天文館供圖

並非“罕見”

“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該天象每幾年到幾十年都會發生一次。”王俊杰舉例說,例如2022年6月中旬就曾出現過一次“七星連珠”,條件比本月這次要更好一些。

那麼,為何說“七星連珠”平均約77年呢?

“其實這裡有個前提——這些行星排列在多大的范圍裡,或者說最大張角是多少。就拿本月來說,7顆行星相距120°。像這種條件的“七星連珠”在三五年裡經常發生。”施韡舉例說,1962年2月5日“七星連珠”還與日全食一同發生,“要是那時候有現在的攝影設備,肯定會拍張太陽系全家福。”

“網絡上有一種說法稱,排列在張角30°以內的‘七星連珠’,從公元1年至3000年共發生39次,或許這就是‘一生見一次’的來源了。”施韡表示,所謂“平均77年左右發生一次”,但事實上“七星連珠”發生間隔並不均勻。

“不可拋開張角談連珠。”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表示,該天象關鍵在於行星之間的間距太大,沒有任何觀賞意義,並且持續幾個月,不存在任何特殊性。

(責編:孫紅麗、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