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潤民企:兼顧“輸血”與“造血”

人民網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黃盛)A股近2/3的上市公司是民營企業,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約八成公司是民企,新三板約九成是民企,民企再融資、並購重組家數約佔全市場的七成……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難題的機制,正在跑出“加速度”。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日前主持召開黨委會議,提出要進一步暢通股、債、貸三種融資渠道,加大各類金融資源要素投入,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為切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述會議還提出,用好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落實落細金融支持民營經濟25條各項舉措﹔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強化民營企業債券風險分擔,支持民營企業發行科創債券、綠色債券、資產支持証券等融資工具﹔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破解民營中小企業信用不足、信息不對稱等融資制約﹔優化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支持產業鏈上民營企業便利融資﹔建立常態化銀企交流溝通機制,運用好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暢通服務鏈條,提升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效率。
金融監管總局黨委召開會議表示,要保持對民營企業穩定有效的增量信貸供給,加大民營小微企業的首貸、續貸、信用貸支持力度﹔為重點民間投資項目搭建銀企精准對接平台,充分發揮“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作用,落實好無還本續貸政策,加強科技賦能普惠金融,切實提高民營企業融資滿足度﹔用好“白名單”機制,打好房地產各項融資工具的“組合拳”,滿足包括民營房企在內的各類房地產企業不同環節、不同階段的合理融資需求﹔豐富保險產品體系,穩步推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工作,加強和完善對民營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在金融業市場准入方面,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
証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主持召開黨委會,提出要做好民營企業股債融資支持,以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為著力點,抓好“科創板八條”“並購六條”等政策落實落地,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加快培育耐心資本,吸引更多優秀民營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要積極助力民營企業破解發展難題,配合有關部門化解拖欠民營上市公司賬款問題,統籌做好房地產企業融資支持和債券違約風險防控,會同相關方面穩妥處置民營上市公司退市風險,完善市場化重整機制,推出更多典型案例。
對此,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需金融體系從“輸血”向“造血”功能升級:既要通過工具創新破解融資堵點,更要通過制度設計重構金融機構的激勵約束機制。在推動政策細則落地過程中,尤其要在風險定價能力提升、數據基礎設施完善等“硬骨頭”領域突破,形成“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
“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特別需要金融體系在融資渠道、風險分擔、服務適配性等多維度提供針對性支持,核心方向包括多元化融資工具創新、多層次資本市場賦能和長期資金與政策協同機制。”田利輝舉例說,針對輕資產科技型民企,完善知識產權評估和交易機制,支持專利、技術成果等無形資產質押融資﹔在渠道上,要優化股權融資渠道,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改革,降低民企上市門檻,鼓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IPO或並購重組擴大資本規模。
破解金融機構“不敢貸、不願貸”難題,田利輝建議,要從激勵機制、風險分擔、能力建設三方面發力﹔同時要推動國家融資擔保基金與地方擔保機構聯動,調降民企擔保費率,並建立風險分擔比例,實現政府性融資擔保擴面提效。
也有業內人士建議,在金融機構服務能力上,要針對細分領域培養“產業+金融”復合型人才,提升對民營企業技術路線和市場前景的研判能力,提升服務團隊的行業專業化水平﹔也要運用大數據建模分析民企經營數據,替代傳統抵押物依賴,通過金融科技賦能精准風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