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啟動“春融行動2025”並發布“工銀e貿”外貿新業態服務體系

2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在北京召開“春融行動2025”“工銀e貿”外貿新業態服務體系發布會,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和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工商銀行連續六年開展“春融行動”,充分發揮全球網絡優勢,促進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聯通,支持企業揚帆出海。“春融行動2025”在接續做好傳統外貿金融服務的基礎上,以“工銀e貿”為主題,推出外貿新業態服務體系,通過金融創新助力外貿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一是為新業態注入金融動力。設立專項授信,提供境內+境外、融資+結算、交易+擔保、線上+線下等綜合金融解決方案,一站式滿足企業多元化需求,助力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支持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等發展。二是為民營企業助力添彩。適應新業態“小額、高頻、海量”等特點,創新“跨境e電通”“跨境e倉通”等產品,提供全天候、全線上服務﹔創新“跨境貸”等數字普惠產品,提供優惠貸款利率,助力企業拓展全球市場。三是為全球結算筑牢安全底座。運用AI大模型等新技術,自主研發全球支付系統,聚合訂單、物流、資金信息,協助企業精准篩查海量訂單,保障交易合規、資金安全流轉,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出口通關便利化,護航企業陽光出海。
根據“春融行動2025”“工銀e貿”服務方案,工商銀行面向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支付機構等各類新業態,通過搭建國際結算新通道、開辟多幣種直兌新路徑、推出專項服務新承諾、提供智慧風控新保障,重塑跨境金融服務體系,全方位滿足企業跨境融資、國際結算、匯率避險等綜合金融需求,幫助外貿新業態解決困難事、煩心事。
活動現場,來自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支付機構等領域包含民營小微在內的160余家企業與工商銀行簽署合作協議。
工商銀行緊跟“走出去”“引進來”需求,服務網絡覆蓋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涵蓋我國主要進出口區域,並在11個國家擔任人民幣清算行,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依托全球服務網絡,工商銀行按照“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標准建設了跨境電商支付體系,在同業中首創內外聯動、直連直通的服務模式﹔可提供45個小幣種結售匯交易服務和100多個幣種的匯率風險管理,覆蓋跨境電商出海的主要國家和地區。此外,工商銀行基於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構建跨境電商智能化風控體系,為企業提供全流程合規解決方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全國首套20萬噸秸稈蛋白生產線落戶唐山
-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趙竹青)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技術研究所獲悉,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套20萬噸秸稈蛋白及可消化糖生產線近日正式啟動。 該技術由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東遠領銜開發,依托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技術研究所以及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先進的合成生物學、發酵工程以及過程仿生技術,歷時7年研發打造了一套生物質解聚分子化秸稈技術體系,包括白蟻過程仿生的連續氧化解聚系統、底物特異性纖維素酶系統以及智能控制的高固連續發酵系統等關鍵技術體系,突破秸稈進化形成的致密抗降解屏障的生物轉化瓶頸,從專用設備開發、到生產工藝以及產品形成了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