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首提的“農業新質生產力”,如何理解?
2025年02月23日19:53 |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2月23日電 (方經綸)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對外發布,並首次提出“農業新質生產力”。
《意見》提出,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是比較豐富的,包括現在的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技術等,這些應用能夠有效改變農業生產發展的狀況,對我們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在解讀文件時作出如上表述。
《意見》要求,瞄准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化農業科研資源力量統籌,培育農業科技領軍企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發揮“南繁硅谷”等重大農業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種。繼續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加快國產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等研發應用,推進老舊農機報廢更新。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能、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
金文成表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要把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機遇,抓好頂層設計,從制度層面、政策層面來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同時,要構建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打造自主創新平台,利用平台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責編:申佳平、章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