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業界: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推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

2025年03月23日17:0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杜燕飛)“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在近日舉辦的中國財富大會上,參會嘉賓表示,隨著大模型等關鍵技術不斷突破,人工智能應用加速落地,多樣化應用場景不斷涌現。在大會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環節的討論上,人工智能打開了新質生產力的新發展空間,正在加速千行百業與科技深度融合,提升大力提振消費的質效,成為了業界共識。

“當前大力提振消費,需要從收入角度、財富角度、預期角度,綜合施策,久久為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表示,下一步要從三方面發力。

余斌說,首先是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以提振消費為重點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能夠避免過度依賴投資帶來的產能過剩、投資邊際收益遞減﹔其次,經濟政策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強化了宏觀政策民生導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服務消費擴容升級,擴大健康、養老、托育、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正成為趨勢。在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過程中,服務消費日益成為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加快服務業發展將創造出更多就業崗位。

“未來,金融服務的增量需求將來自消費、服務業等領域。圍繞促進消費增長、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新技術的創新上數字金融有獨特優勢。”余斌說。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副秘書長高明表示,我國數字化技術取得了積極成效,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轉型重點從個人消費端向產業端轉移,從營銷風控向運營管理全流程延伸﹔數字金融新業態、新模式呈現規范發展態勢,數字供應鏈金融迎來發展契機﹔數字技術金融應用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更為廣泛。

“值得一提的是,以DeepSeek為代表的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展現出創新潛力。一些科技領先的金融機構在知識檢索、數據分析、智能研發、客服輔助等場景開展了探索應用。”高明說。

國是金融改革智庫首席專家劉勝軍表示,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數據、算法、算力,我國具備工程師紅利、全國統一大市場、互聯網基礎等優勢。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在科技創新方面要重視年輕人的創造能力。積極響應經營主體提出的發展要求,營造更有利於創新的展業環境,進一步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積極創新與有效監管,要齊頭並進。有參會嘉賓表示,要不斷深化科技創新監管工具、科技創新試點等中國版“監管沙盒”機制。進一步完善人工智能、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技術應用標准,推動科技產品認証、技術服務備案等管理機制更加成熟,助力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

(責編:郝帥、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