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看多中國資產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表示,2月份外資淨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合計達127億美元。業內人士認為,資本流動是經濟信心的“風向標”,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和科技發展提振了外資信心。
年初以來,中國股票市場持續回暖。“MSCI中國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年內漲幅分別達16%和23%,遠超新興市場平均水平。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熱情也隨之攀升至近4年新高。”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表示。
“當前,增量政策持續落地、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不斷推進,疊加無風險利率水平維持低位、上市公司盈利觸底回升,中國資產吸引力有望持續提升,推動A股行情繼續向好前進。”方正証券研究所副所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表示。
在多重積極因素影響下,外資紛紛看多中國。記者注意到,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近期均上調了中國股票評級。
“現在是全球投資人增加對中國股票配置的最佳時機。”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近期中國股票市場的復蘇背后有三大積極因素:一是上市公司積極提升股本投資回報,二是民營企業座談會的召開釋放出積極信號,三是中國在全球高科技領域競爭中持續突破。
“過去幾年,受海外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全球投資人對中國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關注度非常有限。如今,隨著DeepSeek的橫空出世,加之中國企業在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及其他高端領域的突破,促使全球投資人開始重新評估中國科技領域的可投資性,以及中國在全球競爭格局中所具備的優勢和潛在的領導力。”王瀅說。
瑞銀証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短期來看,中國股票市場估值提升的動能來自3個趨勢變化,即基本面與企業盈利出現反彈、人工智能發展提振科技投資風險偏好以及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助力股市估值修復。長期來看,中國資產的估值正在結構性地往更高的方向移動。
外資增持中國資產也得益於“通道”的暢通。近年來,外資參與A股市場投資的便利性、穩定性持續提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良好生態正在形成。去年12月份,由商務部、中國証監會等6部門修訂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實施,從五方面降低了外資戰略投資的投資門檻,擴展了投資主體范圍、放寬了資產要求、新增了靈活的投資方式等。
今年2月份發布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提出,“加大對上市公司、境外基金和投資機構等的宣介力度,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我國上市公司”。
一系列政策陸續出台有利於吸引更多外資進入中國市場。“証監會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外資政策,深入推進市場、產品、機構雙向開放。持續放寬合格境外投資者准入條件,擴大投資范圍。優化境外上市備案制度,完善境內外上市聯動機制,有序拓展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推動A股納入明晟、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等國際主要指數。”中國証監會主席吳清在今年1月份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截至去年底,有866家QFII獲得了投資資格,外資通過QFII、滬深股通這兩個渠道共持有A股大約3萬億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外資機構做多中國資產的熱情有望持續高漲。王瀅認為,中國股市依舊極具吸引力,目前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的配置仍處於歷史相對較低水平,能夠帶來的增量資金將非常可觀。“如果未來能出現更多宏觀經濟改善的信號、外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進一步降低,中國市場將會吸引國際資金進場。”王瀅說。(記者 馬春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