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數字經濟新賽道 地方政府釋放投資磁力


人民網北京7月6日電 (記者夏曉倫)“我們將對標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秉持‘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的理念,為企業提供豐沃的土壤、充足的陽光、滋潤的雨露。”宜賓市主要負責人在近日召開的2025京津冀投資推介活動現場表示。
在“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縱深推進的關鍵節點,京津冀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正與各區域形成協同發展格局。
據了解,活動期間,122個項目集中簽約,協議投資額達403.08億元,涵蓋數字經濟、新型儲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前沿領域。這不僅是區域合作的縮影,更折射出在國家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以產業生態構建為抓手,釋放強勁投資吸引力。
從全國產業圖譜看,數字經濟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上述負責人表示,宜賓將深度進軍數字經濟新賽道,不斷展望向數而變的未來場景。在數字風潮引領下,全力搶灘數字新藍海,未來與優質白酒、動力電池、晶硅光伏共同構筑起四大千億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富有宜賓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憑借良好的產業基礎,今年以來宜賓繼續堅持在建圈強鏈、深耕賽道上持續發力,進一步優化現代產業生態。為此,通過市縣一體“走出去”拜訪,與“請進來”考察相結合,高效聯動、協同推進。
宜賓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2025上海投資推介會成果轉化為例,截至目前,已成功轉化合作項目20個,擬投資總額超180億元,涉及人工智能、軟件信息服務、汽車流體管等領域。
據了解,整個活動除了投資推介暨項目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外,還舉行了人工智能城市深度應用場景發布會、資本招商合伙人招募會、宜賓市“江源行動”第二批榜單發布會、數字能源產業生態共創交流會等四場專題會。
四場專題會上,人工智能的前沿探索及在地方的落地實踐、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新形勢下基金招商和資本招商如何賦能當地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宜賓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智慧共享新能源等成為熱議話題。
專家表示,京津冀的創新資源與地方的產業場景深度對接,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格局中的有機一環。如今,數字經濟的區域協同已形成“多極聯動”態勢:東部沿海地區依托技術優勢主攻創新研發,中西部地區憑借場景優勢承接產業落地,東北地區則通過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探索特色路徑。
這種差異化發展格局,正是我國數字經濟韌性與活力的體現,而地方政府以場景為媒、以生態為基的實踐,正為全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鮮活注腳,推動我國從“數字大國”向“數字強國”加速邁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