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多項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成果顯著

任妍 焦磊 實習生劉思彤
2025年07月21日13:55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多項指標提前完成,在保護、運用、服務、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同時,發布會上全面披露了“十四五”以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成果: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從2020年的80.05分提升至2024年的82.36分,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從44.9%提升至53.3%,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提前實現“十四五”目標……數據背后,我國知識產權工作實現從數量向質量的轉變,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創造大國的跨越,為科技自立自強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高標准保護筑牢創新安全網 智能化賦能審查效能提升

知識產權保護是創新的“生命線”。“十四五”期間,我國通過制度完善與技術賦能雙輪驅動,構建起全方位保護體系。申長雨介紹,專利法、商標法等法律法規完成新一輪修改,建立起高標准懲罰性賠償制度﹔在全國布局建設128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機制不斷完善。截至2024年,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至15.5個月,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月,均躋身國際最快水平。

智能化技術的深度應用成為審查效能提升的關鍵。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表示,2023年新審查系統上線后,已實現在線翻譯、圖形識別等功能﹔本月初,大模型檢索、AI法律助手等模塊正式運行,對比文獻檢出比例大幅提升,“讓審查員從機械性勞動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處理專業性問題”。

數據顯示,2024年發明專利審查結案准確率達95.2%,商標實質審查抽檢合格率達97.7%,為創新成果提供了高質量“確權憑証”。

高效益運用激活發展新動能 高價值專利支撐產業升級

從“沉睡的專利”到“流動的資本”,知識產權運用效能的提升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申長雨表示,通過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全國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盤點68萬件可轉化發明專利,與45萬家企業精准對接,累計完成專利轉讓許可備案102.5萬次。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3.04%,較2020年提升1.07個百分點﹔2024年,地理標志產品直接年產值達9690億元,較2020年增長3292億元。

高價值專利的儲備與轉化尤為亮眼。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梁心新透露,截至今年6月,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5.3件,提前完成“十四五”12件的目標,其中企業擁有量佔比76.6%。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一批核心專利支撐我國企業躋身全球競爭前列,2024年我國綠色低碳技術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四年世界第一﹔全球前5000個品牌中,我國品牌價值達1.76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高水平開放構建合作新格局 雙向保護優化營商環境

知識產權既是“引進來”的吸引力,也是“走出去”的護航力。胡文輝介紹,我國已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知識產權合作關系,專利審查高速路覆蓋84個國家﹔通過中歐地理標志協定等合作,110個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在海外獲得保護。同時,上半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74個法國勃艮第產區地理標志申請。“國外在華商標申請量上半年同比增長7.4%,德、意、美等國增速超20%,這些都充分說明,我們通過對國內外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為國外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在助力企業“走出去”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國已累計為出海企業提供糾紛應對指導2393次,挽回經濟損失380.4億元,並發布16個重點國家知識產權國別指南和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指南。

“‘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的關鍵時期。知識產權五年規劃是推動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頂層設計,科學謀劃未來五年工作,編制好知識產權‘十五五’規劃意義重大。”申長雨表示,下一步將具體聚焦四個方面,一是聚焦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聚焦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三是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培育現代化產業體系﹔四是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標准市場體系建設。

記者手記:以知識產權之筆,繪就發展新畫卷

在這場關於“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新聞發布會上,一組組亮眼的數據、一項項扎實的成果,勾勒出我國知識產權事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圖景,讓人深刻感受到知識產權正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

從專利審查周期大幅壓減,到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顯著提升﹔從地理標志產品產值實現“五連增”,到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穩步增長……這些成績的背后,是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的高度重視,是一系列改革舉措的落地見效,是無數創新主體的積極參與。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接著市場。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憑借核心專利在國際競爭中嶄露頭角,眾多地理標志產品成為鄉村振興的“金名片”。在數字技術、醫療技術等領域,創新熱潮更是高漲,為產業升級和民生改善持續注入著強大動力。

面向未來,“十五五”知識產權規劃正緊鑼密鼓地謀劃。相信在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運用、提升服務水平的道路上,我國將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以知識產權之筆,繪就更加絢麗的高質量發展新畫卷,在全球創新版圖中書寫更精彩的篇章。

(責編:郝帥、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