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食品企業須長出“數字大腦”

黃 鑫
2025年08月12日08:51 | 來源:經濟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食品企業須長出“數字大腦”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近日印發《食品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為食品企業數字化制定了一系列目標:2027年,重點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80%,規模以上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均達到75%。作為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食品工業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百姓餐桌,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幸福”,也關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食品企業數字化轉型擁有巨大潛力。目前我國重點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3.3%、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72.8%,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框架已初步形成。超大規模的市場需求與不斷豐富的應用場景,成為推動轉型的重要動力。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個性化產品、品質體驗的更高要求,正從需求端倒逼食品企業加速數字化變革。

  食品企業數字化轉型仍面臨多重瓶頸,亟待突破。內生動力不足是首要障礙,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價值認知存在偏差,缺乏主動變革的意願。產業鏈協同不暢問題突出,食品工業橫跨一二三產業,涵蓋原料種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流通追溯等多個環節,產業鏈協同轉型不平衡不充分,中小企業往往缺乏上下游協同轉型的技術、資本支撐。要素供給短板同樣明顯,針對食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服務平台相對缺乏,標准規范、人才隊伍等保障體系亟待加強,部分關鍵智能化設備、成熟軟件系統的研發供給能力也有待提升。

  數字化轉型將帶動食品企業全方位創新。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模式創新、流程再造與效能提升,能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優化供給水平、打造知名品牌。具體來看,數字化技術可驅動產品設計迭代升級,借助大數據精准捕捉消費者偏好,開發個性化、多元化產品﹔實現智能調度排產與精益生產管理,提升生產效率與資源利用率﹔依托物聯網等技術構建全生命周期可追溯體系,幫助企業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數字化轉型將重塑食品企業的經營模式。比如,在企業供應鏈管理環節,建立原料生產數字化管理體系,打造從源頭到終端的全鏈條可追溯系統,強化產業鏈協同效率。隨著智能技術滲透率持續提高,企業生產經營將實現智慧化升級與服務化延伸,在降本增效的同時,促進產品供給能力和消費服務能力雙提升。

  推進食品企業數字化轉型需精准施策。要准確分析企業基礎條件,實施差異化轉型路徑,堅持因業施策、一企一策。強化要素保障是關鍵,需加快培育數字化服務平台,完善標准規范體系,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升關鍵軟硬件自主供給能力。更要發揮工業互聯網“串聯”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可信數據的流動,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轉型,打造區域特色產業智慧供應鏈,讓更多企業共享轉型紅利。

  民以食為天,食以質為本。食品企業擁有“數字大腦”,創新能力、供給水平、品牌價值將實現全方位躍升,既讓人民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更豐富、更安全、更優質,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擁抱“中國技術” 一汽奧迪加速推動“油電共進”戰略
  人民網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焦磊)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增長、市場結構快速調整的形勢下,豪華品牌正主動擁抱“油電共進”模式,在穩固燃油車基本盤的同時,於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破局與均衡發展。 在近日舉行的一汽奧迪技術周暨Q6L e-tron家族、A5L上市發布會上,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亦功表示,面對汽車產業“向智向新”的轉型大潮,一汽奧迪堅守德系豪華標准,深入踐行“油電共進”戰略,構建了PPE豪華純電平台和PPC豪華燃油智能平台,全面布局B級至D級市場,持續為廣大用戶提供高品質、智能化的產品。…
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橙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人民網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歐陽易佳)8月11日18時,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橙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預計,8月11日20時至8月12日20時,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重慶東部、雲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較大(黃色預警),其中,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重慶東部局地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大(橙色預警)。其他地區也可能因局地短歷時強降水引發山洪災害,請各地注意做好實時監測、防汛預警和轉移避險等防范工作。…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