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深處科技機器狗深入可可西裡腹地


近日,在海拔4800米以上,可可西裡無人區深處的卓乃湖,一隻依托雲深處科技絕影X30機器狗(四足機器人)制作的“機器藏羚羊”慢慢潛入藏羚羊群,與它們一起移動遷徙。這也意味著,“機器藏羚羊”突破了人類觀測野生動物的常規距離限制,將為藏羚羊行為研究提供更精准可靠的影響和數據,將有力賦能守護可可西裡這片“人類禁區”。
偽裝成機器藏羚羊的絕影X30 機器狗超近距離觀測藏羚羊群
“機器藏羚羊”,由新華社新媒體中心發起創意,杭州雲深處科技提供絕影X30四足機器人與通訊控制方案,蘇州白鹿鳴團隊完成仿真動物外形制作。在此任務中,雲深處科技打造的“機器藏羚羊”依托人工智能學習與訓練,成功跨越雪地、沼澤、荒漠、河流等復雜地形。另外在科考拍攝過程中,山貓M20輪足機器人則完成了為工作團隊背負氧氣瓶等應急物資的測試,也經受住了高原惡劣氣候與地形的挑戰。這是具身智能機器人首次進入可可西裡無人區,雲深處四足機器人憑借硬核實力,進入“AI+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的無人區。
可可西裡,地處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海拔近5000米的可可西裡腹地高寒缺氧,卻因不受干擾被譽為“動物王國”。每年5月至8月,來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的藏羚羊紛紛遷徙,來到可可西裡腹地的卓乃湖產仔。藏羚羊等野生動物極其敏感。此次任務中,“機器藏羚羊”在可可西裡開闊地帶操控距離達2公裡,行進中從容應對坎坷山路、泥濘濕地等障礙,避免了車輛和人員對藏羚羊的打擾和驚嚇,成功融入藏羚羊群進行近距離觀測、零干擾拍攝。
“藏羚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譬如它為何遷徙產仔,原因還眾說紛紜。藏羚羊的研究和保護需要依托科技的進步。”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連新明表示,機器人及人工智能技術進入可可西裡,對科研、保護所發揮的作用值得期待。
在青藏高原的極端環境下,工作人員面臨低溫、缺氧等惡劣氣候條件,崎嶇地形也為設備的進入設立重重障礙。足式機器人擁有更強的地形適應能力,而此次科考拍攝中使用的四足機器人絕影X30和輪足機器人山貓M20,經過人工智能學習與訓練,賦能機器狗更強運動能力,實現了機器狗在極端環境中更自然、靈活、智能地跨越復雜地形。
改造為機器藏羚羊的雲深處絕影X30機器狗,在本次任務中搭載了自組網通訊模組,能用於復雜地形條件下快速部署現場網絡,利用無中心、多跳連接、動態組網的特性,加強機動場景下的通信能力,實現信息的高效傳輸和協同作業。
絕影X30作為旗艦級行業應用機器狗,能在極限情況下搭載最高85公斤的重物,續航時間達到2.5-4小時,獨創的融合感知能力能穩健深入更多復雜、極端地形,自帶實時監控系統及應急處理系統,目前已在電站、工廠、管廊巡檢,以及應急救援、消防偵查等領域廣泛落地應用。
海拔4800米的可可西裡,雲深處絕影X30 機器狗在暴風雪中正常工作
山貓M20是針對復雜地形和危險環境應用打造的行業級全地形機器人,憑借先進的AI運動控制算法,山貓M20可自主調整姿態,應對極端地形。獨特的輪足設計,讓山貓兼具輪式機器人的速度與足式機器人的越障優勢,運動速度可達5米/秒。針對惡劣天氣與氣候條件,山貓M20同時擁有IP67防水防塵和在-20℃至55℃溫差下工作的能力。
為防止盜獵盜採、非法穿越等,可可西裡巡山隊員需冒著生命威脅和和健康損害,常年在此巡護,因此一些科技項目開始進入可可西裡。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可可西裡管理處執法監督科科長秋培扎西說:“機器人、人工智能等中國硬核科技協助保護工作,將為可可西裡提供“科技動能”。
雲深處科技做機器人的初心,就是代替人類去那些危險的地方、做重復的工作,未來雲深處科技會根據可可西裡的環境和需求,進一步改善優化產品方案,協同智能守護藏羚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