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字化轉型亟需金融保障


8月26日,《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正式對外發布,明確提出加快實施重點行動,其中,要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業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將人工智能融入戰略規劃、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等,推動產業全要素智能化發展,助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新賽道。
“人工智能+”對於大中型企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但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對於眾多小企業、甚至小微企業來說,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也是一項利長遠、謀發展的大事。以訂單管理為例,如果小企業能夠對該環節實現全流程智能化改造,不僅訂單響應速度提升了、運營成本降低了,個性化的生產需求也能得到滿足,可以說是小變化解決了大問題。
但相較於大中型企業,小型、微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更加艱辛,集中體現為“三缺”,缺技術、缺資金、缺信心。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僅憑一己之力恐難成事,需要與頭部、大型智能化改造服務商合作,但小企業的項目需求較難形成規模效應,尋求合作屢屢碰壁怎麼辦?此外,數字化轉型的資金消耗量大,錢從哪裡來?即便解決了前兩個問題,一整套改造設備投入進去,一旦轉型失敗、沒能達到預期效果,小企業如何承擔相關成本?
破解“三缺”難題是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在此過程中,金融服務保障能夠發揮有力作用。目前已有地區開展相關探索,將政府協調、信貸資金支持、保險緩釋有機整合,讓小企業會轉、能轉、敢轉。
首先,要幫助小企業降低數字化轉型的認知差。為此,政府部門可牽頭組織、協調各方,完善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輔導體系,詳細摸排企業需求,梳理形成專門的“政策包”,為企業答疑解惑,引導、推動企業順利走上科學、合理的數字化轉型道路﹔與此同時,集納共性需求,組織企業與智能化改造服務商開展集中對接,並圍繞個性化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解決方案。
其次,要解決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資金問題。接下來,在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各地可探索遴選出一批試點金融機構,在統一規范的基礎上,圍繞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資金需求與痛點,推出專屬信貸產品,適度延長貸款期限,以滿足轉型的穩定性需求。在企業資信狀況良好的基礎上,金融機構可適度提升信用貸款佔比,若部分企業難以滿足信用貸款審批條件,金融機構可探索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合作,為企業增加信用,並合理降低擔保費率,既分擔風險,又共促發展。
再次,要緩解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后顧之憂。企業一旦數字化轉型失敗,錢打了水漂怎麼辦?保險可充分發揮風險緩釋功能。接下來,各地可探索遴選出一批試點保險機構,基於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應用等場景,為企業量身定制專屬保險產品,最大限度減少企業的后顧之憂。
最后,要構建企業、金融機構“伙伴式”長期合作關系,持續完善金融服務的綜合生態。金融機構可以將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作為契機,深入了解企業的全方位金融服務需求,提供接續式、綜合金融服務,與企業共同成長、互利共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DATA 之夜”:具身未來 向新綻放
- 中國數谷 今夜璀璨 8月28日 “2025數博會·DATA之夜” 在貴州貴陽震撼啟幕 近200位與會嘉賓奔赴現場 “DATA之夜”成為了 全球數智領域精英代表思想碰撞 與產業對接的舞台 走進活動現場 科技感隨處可見 人形機器人靈活穿梭 四足機器人平地奔跑 智能電動汽車跟隨音樂起舞 具身智能的魅力在此綻放 數智前沿科技在此匯聚 與此同時 來自貴陽的咖啡香氣 和“非遺”侗族大歌 為與會嘉賓 帶來聽覺與味覺的雙重感官體驗 由人民網和貴州大數據集團聯合打造的 “王陽明”數字人 “穿越”500年時光 與主持人對話 人民網數字人白澤 運用AI技術 將每一位思辨人的觀點 凝聚成“數據筑基·具身向新”的共識 “DATA之夜”的帷幕緩緩落下 但數據驅動的創新腳步從未停歇 具身智能 未來已來.…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