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二〇二五年服貿會將在京開啟——

激發服務貿易與消費新活力(銳財經)

本報記者 王俊嶺
2025年08月29日09: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22
小字號

  2025年服貿會將於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鋼園區舉辦,聚焦“數智領航,服貿煥新”年度主題,突出服貿特色。圖為近日拍攝的首鋼園區。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將在北京舉辦。在國新辦日前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說,服貿會已成功舉辦11屆,見証了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開放創新、蓬勃發展的歷程。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3.9萬億元,同比增長8%,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服務出口在對外貿易總出口中的佔比達到11.5%,比上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總體來看,預計全年服務貿易仍將保持增長,貿易結構將持續優化。

  

  服務出口增長點多

  今年6月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舉辦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技術合作發展論壇上,中國各類算力中心的服務能力吸引了很多外方嘉賓的目光。“購買中國的算力服務”成為不少中外企業洽談合作的重要方向。

  這是中國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除了算力等前沿領域,運輸、旅行等傳統服務貿易領域出口增長也比較快。

  據盛秋平介紹,今年上半年,運輸服務出口4185億元,增長23.9%,是服務出口規模最大的領域﹔旅行服務出口1748.7億元,增長68.7%,是服務出口增長最快的領域。“運輸和旅行服務出口的快速發展,為促進國際經貿合作及國內消費市場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盛秋平說。

  放眼全國,服務貿易在經濟活動中的“戲份”越來越多。在天津,東疆船舶及海工租賃資產規模已超過2600億元,船舶跨境租賃業務在全國佔比超過90%﹔在廣東,商事主體對廣州仲裁委員會的信任度持續提升,今年上半年該機構受案標的額已達445億元,同比增長14%……北京市商務局局長朴學東說,北京以高標准著力打造“北京服務”品牌,把服貿會打造成“北京服務”的集中展示地和採購地。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如何看待下半年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形勢?盛秋平表示,服務貿易發展將迎來諸多機遇和有利條件:全球服務貿易預計將保持增長,旅行等主要領域將實現較快增長,服務貿易政策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比如,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的最新《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服務出口預計增長4.0%,上半年主要經濟體服務貿易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世界旅游組織《2025年5月世界旅游晴雨表》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國際游客總數突破3億人次,國際游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3%。

  “上半年,我國旅行服務進出口規模超過1萬億元,增速達到12.3%,預計全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預計下半年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增速仍將保持上半年的增速水平。”盛秋平說。

  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孔德軍說,商務部與有關部門將從財稅、金融、監管便利化、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推出新一批政策措施,加大力度促進服務出口。

  比如,財稅政策方面,將用好用足中央和地方現有資金渠道,加大對服務出口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增強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撬動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領域。

  “目前,商務部正持續跟蹤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實施情況。”孔德軍說,未來將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有序推進跨境服務貿易梯度開放,不斷提升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釋放服務消費潛能

  今年1至7月份,全國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2%,服務消費佔比持續提升。消費形態向以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並重發展,為服務貿易增長帶來了更多動力。

  據北京市副市長司馬紅介紹,今年服貿會將舉辦40余場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將服務消費、服務貿易和服務投資有機融合。“利用首鋼園高爐等特色工業場景打造服務消費新業態,分階段舉辦藝術表演、文旅市集、體育賽事等文商旅體融合的多元化活動。”她說。

  如何更好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盛秋平說,商務部將從三方面落實好提振消費行動計劃,做好服務消費相關工作:

  加強政策促進,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圍繞家政服務提質擴容、健康消費、綠色消費等領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商務部將繼續抓好政策的落地實施,切實把政策的含金量轉化為擴大服務消費的實際成效。

  聚焦重點領域,豐富服務供給。有關部門將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將更多服務消費領域納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同時,推動服務消費領域改革創新,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創新消費場景,激發消費潛力。將支持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建設,推動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推廣典型經驗案例。圍繞“購在中國”系列活動安排,大力發展入境消費、人工智能+消費、IP+消費等,營造良好的服務消費氛圍。

(責編:羅知之、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