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田管助豐產
2025年08月31日09:13 | 來源:經濟日報
222


初秋,地處黃河灘區的河南省孟州市化工鎮石井村農戶徐光明的玉米地裡,一人多高的玉米植株整齊挺拔。“嗡嗡嗡”,一架農用無人機騰空而起,均勻噴洒著細密的藥霧。
走進田間,記者看到玉米地的壟間,鋪設著一條條黑色的滴灌帶。“這是今年鋪設的水肥一體化系統。黃河灘雖然不缺水,但大水漫灌既浪費水資源,又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產量。”徐光明告訴記者,“用滴灌技術能把肥水自動送到玉米‘嘴邊’,不僅省力,效果還好!”
徐光明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採用滴灌后,玉米長勢均勻,預計畝產可增加200斤,他這40畝地能增收上萬元﹔加上無人機飛防節省的人工成本,整體效益更加明顯。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科技正悄然改變著傳統的農耕方式,不僅解放了生產力,更描繪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建議將藥劑混合后噴霧盡快防治,不能大意。”在孟州市大定街道新城村種植大戶張星鋒的玉米地裡,農技人員劉肖飛正手把手地向他傳授病虫害防治技術。今年,張星鋒共種了100多畝玉米,“以前見了這種虫隻知道打藥,現在防治能跟上,今年豐收一定有指望!”
當前,秋糧作物正處於產量形成的關鍵期,也是病虫害高發期。針對今年高溫、干旱天氣,連日來,孟州市組織61名農技人員成立11個秋糧生產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因地因苗科學施策,充分利用水利灌溉條件應澆盡澆,大力推廣滴灌、噴灌等節水技術,引導農戶避開高溫時段,及時開展增施有機肥、葉面噴水降溫等抗旱保秋措施。今年7月以來,該市已發放技術資料6000余份,秋作物澆水面積近70萬余畝次。此外,嚴密監測秋作物病虫害發生動態,加密田間普查頻次,及時發布趨勢預報和技術信息,做好綜合防治。目前,孟州市玉米、花生、大豆等主要秋作物病虫害累計防治50余萬畝。(夏先清 楊子佩)
(責編:王仁宏、申佳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