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會釋放有害電磁輻射嗎


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產業迅猛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達6.8億千瓦,同比增長15.7%,光伏發電普及度越來越高。然而,在網絡上卻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稱“太陽能板會釋放有害電磁輻射,對人體造成傷害”,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輻射無處不在,日常生活接觸的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器都有輻射,輻射按能量大小又分為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這其中,電離輻射對人體有明顯的危害,而電磁輻射是非電離輻射,通常對人體無害。”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硅研究院組件分院執行院長黃耕文表示,在搞清楚太陽能板是否釋放有害輻射之前,首先要正確理解電磁輻射,科學認識光伏組件產生的輻射是電磁輻射,並非電離輻射。
電磁輻射包括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光等,它的產生原理是帶電粒子運動(即電流流動)產生電場和磁場,變化的電場會產生磁場,變化的磁場又會產生電場,兩者相互作用並向外傳播,形成電磁波,即電磁輻射。
“光伏組件太陽能板的發電原理是光生伏特效應,是通過光照使摻雜不同的半導體產生內建電場現象,從而形成直流電流。”黃耕文說,光伏組件太陽能板輸出的是直流電,而且電流方向不變,直流電本身不會產生磁場,但地球本身是一個大磁場,在電流流動過程中,會產生微弱的靜態電場和磁場。光伏組件太陽能板所產生的電磁輻射能量非常低,甚至遠低於電吹風、電磁爐、微波爐這樣日常使用的家用電器。
據了解,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公眾磁場暴露限值為100微特斯拉。電磁輻射分析儀測試數據顯示,在距離光伏組件15厘米以上,基本測不出電磁輻射數值。即便在15厘米以內,電磁輻射數值也極小,僅相當於日常使用的小家電電磁輻射數值的二十分之一。
光伏發電減少了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和碳排放,對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環境污染,緩解溫室效應具有積極作用,是一種可持續利用的清潔能源。“光伏組件太陽能板主要安裝在屋頂、山坡、水面等位置,距離人們可接觸的距離遠超15厘米,對人體是完全無害的。”黃耕文說。(記者 蔣 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