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發力,提升企業基礎研究投入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組織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注重發揮國家實驗室引領作用、國家科研機構建制化組織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主力軍作用和科技領軍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企業投入是我國構建基礎研究多元投入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對企業基礎研究投入的認識還存在“脫離企業特征規律看待基礎研究投入問題”“將企業基礎研究投入水平低直接歸結為政府投入不足”等問題,需精准發力,提升企業基礎研究投入效能。
企業基礎研究投入有其自身特點
正確認識企業基礎研究投入規律是加強基礎研究投入、提高投入效能的重要前提。從企業基礎研究投入的國內外實踐經驗來看,企業基礎研究投入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企業基礎研究投入具有明顯的“自給自足”特征。國際經驗表明,企業基礎研究經費有明顯的“內循環”特點。企業基礎研究經費主要來源於企業自身,投入對象也以企業自身研發機構為主。例如,2023年美國企業的基礎研究經費總量為457.4億美元,其中362.2億美元來源於企業自身,佔比約79.2%。上述經費89.2%流向企業研發機構,僅有10.8%流向高校等其他機構。
二是企業基礎研究投入具有明顯的行業特征。統計口徑中企業的科研投入水平反映了企業基礎研究投入水平。以我國為例,制造業行業的科研投入絕對值總量明顯高於非制造業行業。2023年我國制造業全行業科研投入平均水平為26億元,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領域的科研投入超過170億元。非制造業全行業科研投入平均水平僅為8億元。但非制造業行業的科研投入佔研發投入的比重高於制造業行業。制造業行業的佔比多在5%以下,非制造業行業的佔比則多數高於5%,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甚至超過20%。
三是企業基礎研究投入的最大動力來自創新盈利。企業作為盈利性機構,其投入基礎研究的核心目的在於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獲取更多利潤,與政府投入基礎研究解決“市場失靈”的目標有所差異。因此,企業基礎研究投入更傾向於支持面向自身發展需求的應用性基礎研究活動。隻有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已有的技術創新水平無法帶來利潤的持續增長,才會主動投入基礎研究,解決技術創新背后的科學問題,尋求進一步的技術突破以獲得更多利潤。
我國企業基礎研究投入仍存在痛點
近十年,我國企業基礎研究投入不斷增長,科技領軍企業通過持續投入基礎研究取得較好成效。2015—2023年,我國企業基礎研究投入從11.4億元增加至186.3億元,增幅達到15.3倍。相比之下,發達國家基礎研究經費增幅普遍在1倍以內,部分國家甚至呈現負增長趨勢。相比其他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對基礎研究投入較高。科技領軍企業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識別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深度參與科學問題解決、確保基礎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肯定成績的同時,當前我國企業基礎研究投入仍然存在總體投入佔比較低、投入結構失衡等問題。
一是企業基礎研究投入在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中佔比偏低。盡管我國企業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但是企業基礎研究投入在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中佔比仍然偏低。2023年,我國企業基礎研究投入佔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的比重僅為8.3%。相較而言,發達國家政府和企業對基礎研究的投入佔比相當。
二是企業基礎研究投入佔研發經費投入比重較低。2023年,我國企業基礎研究投入佔自身研發經費投入的佔比僅為0.7%,即使納入應用研究投入,合計佔比也僅為3.5%。相較而言,發達國家企業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投入佔自身研發經費投入的比重普遍在50%左右。
三方面發力引導企業加強基礎研究投入
企業基礎研究投入對構建完善的多元投入機制具有重要意義。有必要遵循投入規律、基於我國現狀與實際情況,精准發力,引導企業加強基礎研究投入。
一是為企業投入基礎研究提供充足動力。一方面,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助力企業構筑技術護城河。通過完善知識產權、反壟斷等相關制度,保障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獲取利潤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開展基礎研究,構筑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技術護城河。另一方面,針對部分新興行業,由政府作為需求方,推動企業投入基礎研究。例如,通過政府技術採購等方式,提出對前沿技術的需求,推動企業探索、解決前沿技術背后的科學問題。
二是多措並舉引導企業投入基礎研究。資金方面,發揮財政資金的激勵作用。將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針對面向國際市場競爭的企業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財政激勵﹔注重財政激勵方式的多元化,完善稅收優惠政策體系,減輕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的資金負擔。人員方面,促進不同創新主體之間的人才流動,完善企業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優化人才引進制度,促進高校、科研機構的高水平基礎研究人才向有需要的企業流動﹔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鼓勵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培養基礎研究后備力量。
三是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提高企業基礎研究投入效能。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產學研在基礎研究中的協同關系,充分發揮企業的“出題人”“答題人”和“閱卷人”作用。一方面,引導科技領軍企業積極參與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研究問題設定,鼓勵企業聯合高校、科研機構設立研究基金和實驗室,發揮好“出題人”作用﹔另一方面,引導企業主動對接主要在高校開展的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以及在科研機構開展的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積極探索相關研究成果背后的應用潛力,進一步開展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發揮好“答題人”和“閱卷人”作用,提高企業基礎研究投入效能。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